陈芋汐/张家齐双人十米台摘金 神点评:下饺子都比她们水花大!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7-27 17:25:52

陈芋汐(右)和张家齐在颁奖仪式上。

“奇袭组合”?没有“奇袭”只有稳健!北京时间7月27日,被称为“奇袭组合”的陈芋汐/张家齐在女子双人十米台项目的决赛中,一路领先以总成绩363.78分夺得冠军,帮助中国队实现了该项目的六连冠的同时,也为中国代表团夺得第八枚金牌。对于两人完美的表现,网友感慨——“下饺子都比陈芋汐/张家齐的水花大”。

完美!领先近53分夺冠

毫无悬念!从比赛第一轮开始,陈芋汐/张家齐的优势就十分明显,无论从动作的质量、难度,再到同步性都领先其他对手一个层次,第二轮甚至得到了裁判的3个10分一致认可,最终以总分363.78分,高出第二名近53分的成绩稳稳登顶。两人完美的表现也彻底征服了观众,网友甚至发出感慨——“下饺子都比陈芋汐/张家齐的水花大”。

陈芋汐/张家齐在比赛中。

16岁的陈芋汐和17岁的张家齐被体育迷称为“奇袭”组合,是梦之队中最早被确定出征东京的队员。别看她们年纪小,可是获得的冠军一点也不少。

陈芋汐2005年9月出生在上海的一个体操世家,2018年9月刚满13岁的她,便在全国跳水锦标赛拿下了女子单人十米跳台、男女双人10米跳台两项冠军,也因此一战成名,第二年便入选了“梦之队”中国跳水队,成为东京奥运周期的重点栽培对象。进入国家队后,陈芋汐也不负众望,在2019年的光州世锦赛上,她便拿下了女子单人10米台的冠军——千万别以为这个冠军对“梦之队”来说手到擒来,中国队上一次在该项目夺冠,是六年前的巴塞罗那世锦赛。

张家齐比陈芋汐大一岁,2004年5月出生在北京,早在2016年的全国跳水冠军赛上便崭露头角,一举拿下了女子单人十米台的冠军,2018年在武汉举行的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上,张家齐拿到了10米台单双人两枚金牌。不过和陈芋汐一样,张家齐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冠军,也是来自于2019年的光州世锦赛,当时她和卢为搭档,拿下了女子双人10米台的冠军,帮助中国队实现了该项目世锦赛的十连冠。

陈芋汐(右)和张家齐庆祝胜利。

陈芋汐和张家齐正式配对参加比赛,则是在2019年9月的全国跳水锦标赛上,当时这对搭档首度亮相便顺利拿到了冠军,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这个组合也基本确认了将会成为出征东京的主力阵容。此后的一系列比赛当中,两人在双人项目中都鲜有败绩,堪称中国跳水队征战东京奥运会最稳妥的项目之一。在东京奥运会女双10米台顺利摘金之后,陈芋汐和张家齐也成为了第一对夺得跳水奥运金牌的“00后”组合。

之后,陈芋汐还有单人10米台的比赛,她和全红婵形成的双保险夺金机会很大。

她们的对手是自己

发育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女子跳水,尤其是跳台项目的难题。周继红曾表示,当姑娘们经历生长发育期,身体状况开始出现变化,就会影响她们的入水效果。

陈芋汐(右)和张家齐在颁奖仪式上拥抱。

由于“蹿个子”,此前陈芋汐的力量有些跟不上,状态有所起伏。同样为发育苦恼的张家齐还要应对伤病的困扰。不过,面对困难,两人选择的都是苦练。

“早操一个半小时,然后上午8点半开始练到中午12点。下午2点45分又开始练,到晚上最多可以练到8点多吧。”即便处在精力、体力最旺盛的年龄,陆上水上以及力量的高强度练习仍会使张家齐感觉吃不消。“上午练完,下午腿都抬不起来。还能扛啊,硬扛啊,抬不起来也得跳啊。回到房间就什么也不想干,就想躺床上睡觉,秒睡。”

在央视此前的采访中,已经有了爱美意识的张家齐还会有意识地躲着摄像机,怕自己显得“胖胖的”。

“喜欢吃的都不能吃啊。就像别的小朋友喜欢吃糖,喜欢吃蛋糕,这些我们都不可以。在这条路上要应对各种伤病,克服自己的心理,然后去控制自己的欲望。”

不停地长高,也让陈芋汐吃了不少苦头。

“我是又轻又瘦又矮又飘,现在个子高了,然后体重也上来一点了。那会感觉就真是飘在空中,然后漂在水里。”

“每天练得很枯燥,然后就不想练。但是想想都已经坚持到这个份上了,我已经站在一个很多人想站却站不到的地方了。离奥运冠军这么近的时候,如果我放弃的话就会觉得很可惜。”

张家齐也同意陈芋汐的观点,“你要是想练跳水,那很简单。但你要想去到更大一点的层面,为国争光,这就很难。”

陈芋汐(右)和张家齐庆祝胜利。

从2008到2016年连续三届奥运,梦之队分别收获了7金、6金、7金,而女队的4枚金牌从未旁落,东京奥运会她们已经顺利收获了两金,相信只要将抗压能力强,关键时刻无所畏惧、沉着冷静应战的品质延续,底蕴深厚的女队将继续捍卫荣耀。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