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张信哲点赞的张信哲没事了!揭秘大热天化“烟熏妆”的“蓝朋友”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7-16 22:39:30

最近,由消防小哥引发的话题不断在社交平台发酵。7月11日,为尽快转移群众,消防员连续奋战近10小时,身上还背着三十多公斤的装备的消防员因中暑晕倒,队友们赶紧为他浇水降温。这名叫张信哲的消防小哥令大家纷纷点赞,包括艺人张信哲。此外,热播剧中地震救援也被扒出原型就是南京消防小哥。今日采访中,南京消防员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日常我们擅长‘烟熏妆’、‘仙气妆’。对消防员来说,只要人民群众有困难,我们义无反顾。”

张信哲给张信哲点赞

消防小哥战高温化“烟熏妆”

河南济源暴雨引发山洪,济源市多处有群众被困,济源市消防救援支队紧急出动。消防员连续奋战近10小时,身上还背着三十多公斤的装备。高温加上疲劳,返回途中一名年轻消防员突然瘫倒在地,出现中暑症状,同行队友们围成一圈赶紧为他浇水降温。

据了解,这位消防小哥名叫张信哲,今年刚20岁。当他醒来,第一句话是:“队长,我是不是给你丢人了?”队长回应:“任务完成得非常好!”网友纷纷喊话:“这是他的‘爱如潮水’!”艺人张信哲也为同名的救援人员点赞,采访中,张信哲对扬子晚报记者表示,还是把关注度更多留给可敬的消防小哥。今日该消防小哥已经发视频报平安,向广大网友和张信哲致谢,并表示自己回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最近,“逆行者”顶着高温“炙烤”,守护千家万户的平安,消防小哥们的一举一动牵动人心。高温天气任务结束后,浑身湿透的消防员,担心中暑,用水带冲洗身体来快速降温;消防员扑灭山火后,从靴子里倒出1斤汗水;因灭火里里外外都湿透的消防员,被问火场灭火有多热,打趣回答,“孙悟空进炼丹炉”。

采访中,南京六合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马兵告诉记者,夏季高温,很多岗位都冒着酷暑开展工作,很多单位都很辛苦,消防工作有特殊性,灭火救援的战斗服非常厚,火场温度又高。在大运动量、高负荷地营救被困群众和人民财产时,运动量成倍增长,就会出现中暑的情况。

他也告诉记者,“非常紧急的情况下,可能就顾之不暇。日常训练中,我们也会开展耐高温训练。穿着灭火救援战斗服,成为一种习惯,所以,我们比一般人承受温度的能力强得多。另外,在灭火救援现场,前方和后方人员进行轮换,保持战斗力。”

网上还有消防员的“烟熏妆”、“头顶冒仙气”等视频,都让人看得笑中带泪。马兵说,“虽然穿着防护服、带着面罩,但烟还是会钻进去,熏黑皮肤和头发,完成任务之后,全身都是黑的。真正的火场烟熏妆,只能看到牙齿。回来洗澡要洗好几遍,才能洗干净。另外,走出火场由于温差大,尤其是冬天,头顶冒烟,这些对我们来说,更是家常便饭。”

汶川地震十年去看望刘畅

汶川地震救援被拍成电视剧

他救下的年轻人活得坚强又幸福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你好,火焰蓝》中有这样的情节,西南省平溪县发生地震,南京消防救援支队接到任务,抽调人员,运送物资,并进行救援。达到现场后发现,一个青年男子被压在承重墙下面。当时截肢是较为稳妥的办法,但龚俊饰演的霍站想保住他的腿,“能不能保住是医生的事,救援才是我们的任务。”这样的情节不是空穴来风,是以江苏救援队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历经的真实故事为原型。

2008年,年仅21岁的刘畅被卡在废墟下五天。来自南京的消防救援人员用9个小时挖出一条生命通道,成功救出刘畅。由于被压的时间太长,男生的腿可能保不住,整面承重墙的重量的都在他的腿上,余震随时会来,情况紧急。时任特勤一中队中队长助理的马兵就是亲历者。

“剧组在队里待了半个月体验生活,编剧一直跟我聊消防救援的各种细节。拍汶川地震这段之前,剧组邀请我把整个过程和细节讲了一遍,这样大家在创作时更有画面感。”马兵说,现在再看电视剧情节,仍觉得“身临其境”。“2008年抗震救灾,我们前后待了13个日日夜夜,每个画面、细节和感动瞬间都深深印在脑海,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尽管刘畅被成功救出,但双腿后来还是没保住,马兵为此十分难受。

如今,马兵仍跟刘畅保持联系,之前三次回汶川看望刘畅。目前刘畅在北川县交通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文职工作,从结婚到有了女儿,这些人生中重要的幸福时刻,刘畅都会跟马兵分享。失去亲人和双腿,刘畅也历经从悲痛中走出来的过程,但克服心理障碍之后,他还成为残联的全国志愿者,为其他残疾人提供心理疏导,也来过江苏开展志愿者活动。“现在的他很正能量,也很幸福。这些剧组以他为原型也跟他取得了联系征求同意,电话里他爽快地答应了,传播正能量,没问题。他还说,天气炎热,让我注意安全,平安归来。我很感动。”

“蓝朋友”爱用叉子吃饭、爱喝牛奶?

重情义的他们也有浪漫一面

跟马兵聊救援故事,估计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他现在还记得那次惊险经历,三次进火场救援,浓烟的环境下伸手不见五指,原地打转,结果迷路了。时间太长,导致空气呼吸器没气了,险象环生。啃苹果解渴,等待救援,脱险时战友们紧紧相拥。

你真的了解消防员吗?他们不只救火!多元化的灭火救援任务决定了消防员要学习掌握更多技能,如同应急救援战场上的“特种兵”。枕戈待旦、闻警而动是消防员的日常写照。专业救援水平源自于平时的千锤百炼。

消防员每天6点起床,当下是5点半,除训练、吃饭、午休,以及检查装备之外,要处在随时待命的状态。“我们是有警必接,全灾种,大应急。只要人民群众有困难,我们义无反顾。涉及到各领域,人民财产受到威胁、社会救助、日常抢险,我们都要出动。通过灭火救援和社会救助,让我们跟百姓生死相依。”马兵也说,24小时备警,警铃一响就出动,也让消防团队之间建立深厚的兄弟之情,一辈子难忘记。“在训练场感受到他们的朝气蓬勃,看着他们互相提醒、迅速出警,消防站变得沉默,有时候留下值班的我,会感受到强烈的反差。”

2019年,马兵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观礼留影

马兵说,因为训练和执行救援任务,有时候手臂累到抬不起来,拿不起筷子,就只好用叉子吃饭。“消防员平时不能喝酒,我们逢年过节想家偶尔也会拼牛奶、拼饮料,以此代酒。”

被大家亲切称呼为“蓝朋友”的消防员小哥们,在相亲恋爱中被女方担心工作太危险,还不着家。马兵29岁谈恋爱,被女朋友“嫌弃”连看电影的时间都没有。后来凭借真诚和靠谱打动丈母娘。结婚11年,忙到没时间带妻子度假,甚至连外卖软件也没用过的他,对家人充满愧疚。“我们那时候除了下跪求婚,就没了。现在年轻人忙着搞事业,也要为他们的恋爱问题操心。不过,他们比我们那时候浪漫多了。”也有这样的新闻,消防军官与未婚妻高空拍婚纱照,身穿救援服手捧鲜花站在20余米高云梯车上,大声向女孩求婚。

实习生 丁雅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苏云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