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水利就是保障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要素,是建设生态文明不可分割的核心组成。进入“十四五”时期,在国际环境深刻变化、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等新形势下,科学擘画农村治水宏图,对促进江苏农村水利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7月7日,《江苏省‘十四五’水利现代化规划丛书》在第十一届江苏书展苏州主展场举办了新书发布会,江苏省水利厅一级巡视员叶健现场介绍了《江苏省‘十四五’水利现代化规划丛书》编撰的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读者的提问。
江苏地处我国东部,滨江临海,河湖众多,水系发达,是全国唯一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由于河湖面广量大,又因江、淮、沂、沭、泗诸河等客水过境入海,江苏在历史上一直是洪、涝、旱、渍、风、暴、潮灾害频发的多灾之邦,水多、水少、水脏、水浑问题一直伴随着江苏水利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水利建设,从治理洪水入手,发展到治涝治旱、防渍降渍、节水灌溉、生态修复;从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生态水利、智慧水利,江苏农村水利经历了从传统水利到现代水利的巨大转变。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江苏认真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通过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坚持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农村居民饮水质量;综合整治农村水环境,启动生态河道建设,打造美丽宜居水美乡村;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不断提升农村水利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全省农业抗灾能力、粮食生产能力、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为全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美丽江苏、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五年,对标高质量发展和水利现代化要求,全省各地农村水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依然存在,建设、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而艰巨。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总体布局,为科学描绘农村水利现代化发展新蓝图,加快推进江苏农村水利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江苏省水利厅在系统总结“十三五”全省农村水利建设、改革与发展以及深入分析新形势、新要求的基础上,组织编著了《江苏省“十四五”农村水利规划丛书》,形成了“5+2+1”的规划体系,即5个“十四五”发展专项规划、2个灌区建设中长期规划、1个灌区信息化方案,共8个分册:《江苏省“十四五”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规划》《江苏省“十四五”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江苏省“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江苏省“十四五”农村生态河道建设规划》《江苏省“十四五”水土保持发展规划》《江苏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规划(2021—2035)》《江苏省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规划(2021—2035)》《江苏省智慧大中型灌区软件平台系统实施方案(2021—2023)》。
本丛书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新规定,构建了与现代农业农村相适应,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工程保障体系,职责明确、服务到位的运行管护体系以及规范有效、务实管用的行业监管体系,不断提升农村水利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民生的能力,可作为“十四五”乃至到2035年江苏全省从事农村水利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改革发展的重要依据。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