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团队在云南西北部发现鼯鼠族一新属
来源:新华社
2021-06-24 19:15:54

新华社昆明6月24日电(记者赵珮然)近日,一个由中国、澳大利亚和老挝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细致的形态学和遗传学分析,确认在云南高黎贡山发现了鼯鼠族一新属,将其命名为喜山大耳飞鼠属。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动物学权威期刊《动物学研究》上。

“新属喜山大耳飞鼠属的发现对研究鼯鼠的牙齿进化、性选择、同域成种和中南半岛晚新生代的海侵事件、气候变化和动植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权介绍,目前新属仅发现于缅甸北部和我国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保山市的狭小区域,分布面积小于2.5万平方千米,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制定的标准,研究团队建议将其受威胁程度评估为近危(NT)。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调查及拟建高黎贡山国家公园综合科学考察等项目资助下,在云南高黎贡山采集到喜山大耳飞鼠属模式种李氏小飞鼠标本。研究团队研究了中外自然历史博物馆馆藏的近500个鼯鼠标本,发现李氏小飞鼠的遗传、牙齿和雄性生殖器构造等特征与已知的15个现生鼯鼠属均有很大差异,不仅是一个有效种而且还应作为一个新属。

据了解,云南西北部是喜马拉雅、印缅和中国西南山地三个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交汇地带,拥有十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