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 | 和家人照相
2019-12-05 09:49:49

作为一个被长久寄养在乡下奶奶家的小孩,她第一次拍生活照是在十岁那年,刚从家乡小学转学到省城的父母身边。那一年,父母有了自家的第一台海鸥照相机。父亲热衷于给母亲拍照,也许,这是孤高又清贫的知识分子夫妇唯一的一点世俗癖好。作为跟班小孩,她一路小心替母亲提着裙摆,一面羞愧得恨不能有个地缝钻进去。母亲绾起头发,以扇子和阳伞拗起造型,走到哪儿都引发围观。

她记得自己终于在拍摄快结束时发了火。原因是父亲太沉迷于为母亲拍照,竟然忘了替女儿也拍几张。黄昏,她终于落下泪来:“应该一卷胶卷都给你一个人拍了,才过瘾吗?”母亲愣住了,父亲也愣住了。母亲在外地工作,长期与父亲过着两人世界。没怎么带过小孩的人,内心深处就是一个娇滴滴又唯我独尊的少女,她当年的拍照情结,与21世纪爱玩Cosplay的年轻女子有何分别?

但父亲很内疚。隔了一个礼拜,他对母亲说,他星期天要带女儿加班。谁想,父亲只是带她到郊区的山上闲走野餐,太阳快落山的时候,父亲建议去照相馆里拍照。她困惑地皱眉——学校没让拍证件照啊?父亲笑了,说,来,为咱们摆脱了你妈的这一天,留个纪念。

她记得那个傍晚,照相馆的老师傅对父亲夸赞:“你的小黑皮女儿眼睛真亮。”父亲满足地笑纳了。她得到了充沛的被宠爱感,心田上无数龟裂的干纹,在汩汩的清甜之水的浇灌下愈合。

暗暗地,她与父亲和解了。与母亲的和解要晚得多。照相事件令早慧的她,洞悉了家庭生活中无数微疼的擦痕。儿女如何在心中暗暗地评价父母,恩爱夫妻间也有的不满,她都知道。她天生敏感,而在向父亲学习摄影的过程中,她逐渐学会怎样去握紧敏感这把刀,既不让它伤到,又能分解出这个世界的些微真相。

长大后,她成为新闻记者与非虚构领域的作家。她为自己笔下的人物群体拍照。3年前,在一次面对面的访谈中,她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要替那些与自家父亲一样老的乡村老人,一辈子没有认真照过相的老人,每人拍一张照片。她熬过了许多怀疑她是骗子的时辰,一次次去贵州、广西、云南的山间送冲印好的照片。等着她的老人家越来越多,他们穿着最好的衣裳、修了胡子理好了发,或者戴着陪嫁银镯子。她趁势提出了一个新要求:要替您的家人也拍一张。

老人脸上浮现复杂的笑:他们有的是照片,年轻人都有拍照很好的手机。而且,这种正式的照片,将会在我的葬礼上用。

她坚持:我不是想拍全家福。您找一个儿孙来拍吧,找一个总是与你闹别扭的孩子,总是对你讲话很冲的孩子。有些老人果然找来了一脸别扭的孩子,19岁就骑摩托跌瘸腿的小儿子,从来舍不得给公婆吃肉却每天念叨老人偏心的大儿媳,满脸青春痘不服管教的孙子。免费冲印的照片或许有吸引力,而这些乡村里的儿孙辈,也不明白面前的这个傻女子为何要干这事。

她现在不需要他们的理解。或许,在这些老人都过世后,在未来某一刻,闻到拍照晒场上的谷香,望见吓唬鸟雀的稻草人,这些粗心的人会意识到,那个去了的人度过了怎样勤勉又卑微的一生,而托了一个外乡女子的福,他们竟然与老人共同度过了在晒场上拍照的一刻钟。这一刻钟,他们没有争吵,没有戾气,没有心里劈啪作响的小算盘,在秋日暖阳下,他们放松全身的线条,做了一回家人。

作者:明前茶  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