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美术经典,学百年党史(42)|黄胄《送粮路上》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5-25 09:17:15

赏美术经典,学百年党史——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42)

黄胄 送粮路上

中国画 96.2x180cm 1983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至2020年,我国粮食年产量增长近5倍,从1949年的2263.6亿斤增加到2020年的13390亿斤,年人均占有量翻了一倍多,从400多斤增加到900多斤,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近几十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仍然在不断进步,如果以千亿斤作为一个台阶计算,已先后迈上十一个新台阶,我国粮食生产由供给短缺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为实现建党100周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该画作为画家黄胄所作,黄胄(1925-1997),生于河北蠡县。原名梁淦堂,字映斋。黄胄独创性地将速写融入中国画,开启了全新的人物画笔墨范式,拓展了中国画艺术语言。黄胄的社会活动与艺术实践,对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黄胄提倡“生活、速写、创作”三位一体的创作理念,追求必攻不守的创作精神。1946年两赴黄泛区,以速写、写生反映民苦,创作了《家住水晶宫》《还家行》等大量作品,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并由此坚定了其“艺术为人民服务”的艺术思想和创作道路。

该幅作品为黄胄先生于1983年所作,描绘了一对维吾尔族的青年男女赶着驴队走在运送粮食的路上的场景。作品以黄胄先生所擅长的速写的形式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神采飞扬,伴着数头毛驴的步伐,通过写意的笔法,展现出了浓厚的西域风情。该幅作品画面生动活泼,笔墨奔放,色彩丰富,线条清晰且简练,展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无不体现出画家对生活的理解与对写生对象观察的细致。又以流畅动感的线条来强化对生活的真切感受,画家准确地捕捉了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个场景,既表达了画中人物的生活风貌,也隐约表现出了画家本身对于生活的喜爱。

安邦 江苏省美术馆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