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来自神秘的外太空,很多人对它极有兴趣。在贵阳有这样一个追“星” 女孩,她叫杨可欣,曾在5年间捡了600多颗陨石。有人出价一千万元购买她全部的陨石,被她一口拒绝,理由是“失去了,就不会再有了”。为了寻找陨石,5年走了10万多公里,曾迷失在无人区,经历过沙尘暴、陷车、风餐露宿 ……她带着这些捡来的宝贝,回到家乡开设了陨石文化科普馆,让更多人感受天外之石。
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到杨可欣,听她讲述“追星”故事。
苗族姑娘痴迷奇石
辞职去新疆“捡石头”
联系到杨可欣时,她刚刚接待完一批去陨石文化科普馆参观的小学生,“我给他们讲陨石的故事,科普陨石价值,看到孩子们眼睛里都在发光,满满都是求知欲,这个时候的我是最开心、最满足的。”
90后的杨可欣是贵州印江自治县的苗族姑娘。谈及为何如此热爱陨石,她回忆起小时候在农村,晚上总是和家人一起看星星,“那时候的星星非常多非常亮,还能看到流星,当时就在想流星是什么样子的?它们会降落在哪儿呢?”长大后她了解到,流星降落,少部分会变成陨石掉到地面上,“陨石来自天外,蕴含着宇宙的信息,很神秘。”渐渐地,她对各种奇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认识了一些“玩”石头的朋友。
“我认识一个在新疆的‘石友’,有一次他在朋友圈展示了一块陨石。”杨可欣告诉记者,第一眼看到陨石就被深深吸引,“这就是天上的星星啊,感觉它与地球上的岩石不一样,很神秘,很稀有。”
“那里有我喜欢的东西,我一定要去新疆。”于是2012年,杨可欣辞掉在北京的工作,来到新疆哈密从事矿业设备销售工作,并追随“石友”的脚步,加入“猎陨”行列。杨可欣告诉记者,哈密地处戈壁,南临罗布泊,遍地都是裸岩。戈壁滩上的石头种类繁多,像风凌石、戈壁玉,泥石、玛瑙之类,全国各地到这里捡石头的人络绎不绝。
“因为工作原因,我经常要去煤矿,来回途中有一片很大的戈壁滩,我经常把车停下来,去捡石头。”杨可欣说,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她都会去戈壁滩寻找形形色色的石头,她心里一直惦念着陨石,可一直都没遇见。
“有一天,朋友告诉我,他捡了块陨石, 我求他带我去发现陨石的地方看一看,找一找。”当时她和朋友一行四人去了戈壁滩,在野外找了三天三夜,最后快离开时,她发现了一颗20克的小陨石,“太宝贵了,天天揣在包里,没事就拿出来看一看,想着它里面会有什么东西?来自哪里?为什么会掉在这里?”
有人知道杨可欣捡了颗陨石,出价一万五想买她的陨石,她说多少钱都不卖,“当时以为这辈子就只能拥有那一颗‘星星’。”那次找到陨石给了杨可欣很大的信心,从那以后,她开始学习陨石的相关知识、专门收集陨石。
5年捡到600多颗陨石
遇过沙尘暴、陷车、迷路
刚开始,杨可欣像很多新手一样,经常分不清铁矿石和陨石,总是找朋友帮忙鉴定。“工作之外的时间,我都在研究陨石,跟‘石友’交流,实践、理论、实物标本相结合,时间长了,经验多了,辨别能力就越来越强了。”一旦听说谁捡到陨石了,她立马会去看,非常痴迷,“曾经驱车一千多公里去一个‘石友’那看,最后发现那不是真陨石。”杨可欣说,现在只要看一眼,她就能分辨是不是真陨石。
杨可欣告诉记者,戈壁滩有几个陨石散落区,因为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的原因,比较容易发现陨石。她和朋友们组建了一个小团队,配备了对讲机、GPS、卫星电话等专业设备。在哈密工作的5年里,她走遍了大漠和戈壁,行程10万多公里,吐鲁番、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地都留下了她的足迹。5年间,她捡到各类陨石600多颗,总重量将近400公斤。
“找陨石就是长时间在戈壁滩上走,基本上我都脑袋放空,什么都不想,有时候会有错觉,觉得我好像站在另一个星球上,整个星球上只有我一个人。”
为了寻找陨石,她遇到过沙尘暴、陷过车、迷过路……无数惊险都没能阻碍她寻找陨石的脚步。杨可欣告诉记者,有一次在罗布泊寻找陨石时,差点走失,“当时只顾着埋头找陨石,不知不觉就脱离了队伍。等我反应过来发现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只有我一个人,完全没有信号。”好在队友很快发现她走丢了,5 小时后终于找到她,“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绝望和对死亡的恐惧。”但她并没有因为这次经历就放弃寻找陨石,反而通过这件事知道,不仅要学习陨石的知识,还要学会各种户外探险的生存技巧。
出价一千万元也不出售
她说,陨石不能用金钱衡量
经常有人问,她一个女孩子,去戈壁滩瞎折腾什么,吃得了这个苦吗?
杨可欣说,其实戈壁滩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糟糕,她对于吃住要求也不高,“能吃饱就行,有时候给我一个馒头都能吃得很香。”有一次,她在无人区待了15天,浑身脏兮兮的,像个“野人”一样,头发都梳不开,后来回到小镇上,洗了热水澡,吃了碗素面,就觉得很幸福,“虽然那次没有任何收获,但我依然觉得开心。”
对于杨可欣而言,那不是吃苦,那是一种享受,是最美好的回忆。“待在戈壁滩,可以什么都不想,每天只用出去找陨石。当你一个人走了好几天,突然发现了一颗陨石,那种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就是发自内心的快乐。”杨可欣说。
一个人在戈壁滩上走不害怕吗?
杨可欣说,戈壁滩上人烟稀少,没有人的地方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只要不迷路、中暑、突发疾病,其他问题我都不怕。”
网上传您拥有600多颗陨石,价值连城?
“没有网上说得那么夸张,陨石的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它更重要的是科学研究价值。”杨可欣告诉记者,曾有人出价一千万元购买她全部的陨石,被她一口拒绝,“每一颗陨石都是我花费了很长时间才找到的,我把它们千里迢迢带回家乡,想让更多人知道它们的价值,怎么舍得出售,失去了就不会再有了。”
回家乡开陨石文化科普馆
想让更多人了解星星的故事
2017年,因为家庭原因,杨可欣从新疆回到贵阳,一时不知道该做什么,在朋友的建议下,她拿出原本准备在贵阳买房的首付款开办了陨石文化科普馆。“大概花了三十几万,我的积蓄不够,还跟朋友借了一些。”杨可欣说,科普馆免费为大众开放,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星星的故事和浩瀚的宇宙。
馆里陈列着她从各地捡回来的陨石,包括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等,集科普、收藏、星友交流为一体,馆内还收集了国内外许多陨石样本,供陨石爱好者参观,这是西南三省唯一一家陨石文化科普馆。每天都有天文爱好者来参观,也有一些好奇的普通游客。杨可欣说,馆里一共3名员工,只有她负责讲解。为了维持馆里的正常开销,她还兼职做一些石头饰品出售,“这么多年坚持下来,真的不容易,好几次连房租都交不出。”
陨石文化科普馆成立以后,不仅受到圈内人的关注,也成为贵阳许多学校的科普教育基地。她的陨石馆还被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研究生作为陨石标本鉴定实习基地,“中科院聘请我为研究生户外指导员,每年10月我都会带中科院的研究生去野外实习、科考。”
如今,杨可欣在业内小有名气。今年2月,在CCTV1《开讲啦》节目中,她还与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测控系统总设计师李海涛交流如何把陨石科普做得更好,“主持人撒贝宁在节目里说,希望我的陨石科普馆能够成为很好的科普基地,让孩子们通过陨石真正打开他们通往宇宙的一扇大门……这也是我一直想做的事。”
未来,杨可欣希望能跟政府合作,设立一个更大的陨石科普馆,让更多人了解陨石的科学价值,“这些陨石不属于我一个人,我只是暂时保管它们,以后会全部捐给博物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惠娟
校对 徐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