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行中和孩子共同成长共同收获 江苏发布首批亲子研学旅行线路
2021-04-23 21:37:41

叮叮当当,“考古”工具敲击“土方”的声音不断从溧阳博物馆中传来。随着外层的泥土一块块剥落,沉睡在其中的“化石碎块”渐渐映入眼帘,并被一块一块拼接起来,组成了一副完整的骨架……

这样一个需要细心、耐心和一定专业性的模拟“考古探方”操作,其实是亲子研学旅行的一个趣味环节。参加活动的家长和孩子,需要通过默契的合作,模拟挖掘中华曙猿化石。

4月22日,在由江苏省妇联、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文明办等主办的2021长三角家庭教育研讨会上,发布了江苏省首批亲子研学线路,并为常州溧阳市博物馆、南渡镇庆丰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等三个亲子研学基地授牌。

溧阳博物馆中“考古探方”

首批亲子研学旅行线路发布,三色路线精彩纷呈

首批亲子研学线路中,包含着3种不一样的色彩——黄色的“人文历史”之路、蓝色的“自然生态”之路、红色的“爱国教育”之路。“考古探方”,就是黄色人文历史线上常州溧阳博物馆为孩子们准备的研学主题中的一个模块。当亲子们还在亲手挖出化石的喜悦中意犹未尽时,他们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记者走在黄色线路上,发现这里“学”与“玩”的结合贯穿始终。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走过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展区,在智能屏幕上答题,用彩泥创作雕塑,设计未来的城市……在“孟郊忆母”的画面前,家长和孩子们还会互相在纸上写下相处中的感动时刻。在每个环节,表现好的孩子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奖状,家长们则收获了来自孩子的感谢信,看到了孩子打开心扉的寄语。

蓝色线路,则是自然画风。走入田野,饱览风光的同时吸取知识,享受在家庭和学校中未曾有过的体验:平时总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到这里才知道一粒粒粮食是怎么种出、怎么区分的;平时都是吃着现成的蔬菜、主食,在这里却可以自己到田里摘菜,萃取色素做团子;平时看到的插花都是精心培育的品种,这回却发现溧阳野生的香菜花、狗尾草也能做成插花……

红色线路是从溧阳市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开始的。俗话说“上阵父子兵”,亲子在此一起换上军装,锻炼军事素养,甚至还走进“通讯科”,使用模拟无线电发射器寻找情报……而在一部部寓教于乐的资料片中,孩子们得以饶有兴趣地接触历史,家长们也对那段岁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唤起大家的爱国情怀。

庆丰村“三五斗”米仓

既是共同成长的研学,又是彼此走近的旅行

在2021年长三角家庭教育研讨会上,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王晓燕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当前,社会实践教育可谓中国教育的短板,‘有生命没生活’的现象正在困扰着我们的基础教育。”

王晓燕分析指出,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并不只是把孩子送到学校去读书,还要在家庭和社会中与孩子共同成长。“目前,我国儿童每年寒暑假、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约有180天,加上儿童放学后的时间,儿童在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时间远远超过其在学校内的时间。”因此,家庭和社会教育可以说是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倡导“社会是大课堂,生活是教科书”的理念,但由于校外活动场所不足、教育载体缺乏、家长过于焦虑等因素,教育仍然常常被局限在课堂中和题海里,亲子关系也往往因学业的压力而变得疏远。在这样的教育困局下,“亲子研学旅行”的“共同成长”模式可谓应运而生——既有“研学”,又有“旅行”,既满足了汲取知识的客观需要,又让父母与孩子在一路的相处中慢慢贴近。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通讯科内部

研学旅行的意义,在于亲子双方的“释放”和“发掘”

“研学旅行是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也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亲子研学是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创新和拓展。”江苏省妇联副主席沈梅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希望通过开展亲子研学旅行,倡导亲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理念,促进家庭教育回归自然、生活与实践,从而构建平等和谐向上健康的亲子关系。

在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萧萍看来,和孩子一起接受研学旅行的过程,也是在帮助家长唤醒自己的童心。“孩子看待问题,只看有趣还是无趣;成年人看待问题,只看有用还是无用。这样一来,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冲突。”通过亲子研学旅行,家长也得以重拾童心,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看待世界的视角。

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理事潘正亮告诉记者,亲子研学旅行兼具“释放”和“发掘”两重意义。“现在学生的压力已经很大了,而家长可能会把太多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成绩上面,同样会特别焦虑。”潘正亮说,通过这样一种研学旅行,孩子和父母一起走进文化、走进自然、走进历史,一方面身心能够得到放松,另一方面还能发掘彼此的闪光点。“家长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观察自己的孩子,也给孩子一个在学习之外展现自己的机会。而孩子则能在享受轻松时光的同时与父母平静地相处,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感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碧莹

校对 苏云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