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声|海门区委书记郭晓敏:全面对标苏南 加快跨江融合 勇当高质量发展先锋
来源:北京西路瞭望
2021-04-02 20:09:05

2020年度江苏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结果日前揭晓,在20个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中,南通市海门区榜上有名。在3月30日全省高质量发展总结表彰大会上,海门区委书记郭晓敏作了发言。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今天转发她的发言稿。让我们一起来看撤市设区后的海门,如何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比学赶超争当先锋。

海门通江通海通上海连南通主城,是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爱国企业家典范”“中国民族企业家楷模”张謇先生的故里。近年来,百万海门人民始终传承先贤张謇创新创业的奋斗基因,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历史机遇,按照省委省政府赋予南通“一个龙头、三个先锋”时代使命,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强富美高”新海门建设取得新成效。在荣获2018年度全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的基础上,立足撤市设区新起点,持续在新赛道上追赶超越。

锚定时代坐标

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

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与省委、市委赋予的使命要求结合起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找准自身方位,加快比学赶超,扛起发展重任。

始终牢记谆谆嘱托。以新思想定向领航,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知重负重,迎难而上,全力争当“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示范区”“南通跨江融合先行区”“大通州湾建设核心区”。

海门(上海)投资环境说明会

深入学习苏南经验。扎实开展“学习苏州‘三大法宝’,答好南通‘发展四问’专题研讨和“突破县域思维,推动强区跨越”大讨论活动。与苏南地区联合开展中青年干部培训,选派百名优秀机关干部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张家港、太仓等地挂职锻炼,主动对标先进、学习先进,激扬“争第一、创唯一”的昂扬斗志。

大力弘扬时代精神。深入落实“三项机制”,持续激励党员干部锤炼“狼性”、增强干劲,提振担当精气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强化“海纳百川、强毅力行”的精神引领,研究出台《关于弘扬张謇精神建设张謇故里的实施意见》,通过组建张謇青少年研学院,创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张謇式”优秀企业家评选,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突破县域思维

聚力培育高质量发展特色优势

按照省委“加快省内全域一体化,推进苏通跨江融合发展”决策部署,跳出苏中对标苏南,跳出县(市)对标城区,聚焦“三个高质量”——

宁启铁路海门火车站

高质量对接沪苏。坚持交通先行,北沿江高铁设置海门北站,加快筹建海太通道、崇海通道,全面融入长三角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设立驻上海、苏南招商局,发挥商会桥梁纽带作用,每年赴上海、苏南举办投资环境说明会和主导产业推介会,加强与沪苏产业链协同发展、创新链精准对接、供应链双向融合,落户海门的外来资本和项目中70%来自沪苏。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张江开展生物医药产业深度合作,长三角高等药物研究院正式运营,推动科技成果在海门实现转化集成发展。与江阴、太仓和上海崇明等地建立友城关系,在产业互补、城乡建设、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绿色生态、人才队伍等领域开展交流,推进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共建高品质同城化生活圈。

千亿级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

高质量优江拓海。立足61公里长江岸线和25公里黄海岸线,推动通海港、海门港、叠石桥“无水港”三港联动开发,使沿江沿海成为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主阵地。以百亿级招商局豪华邮轮、胜宏科技等省重大产业项目为依托,在沿江崛起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集群。以千亿级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为牵引,加速集聚海螺新材料等一批百亿级项目,推动绿色高端临港产业向沿海区域布局,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钢铁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产业链。

招商工业海门基地

高质量融入南通主城。作为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地区,按照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围绕“10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0万城区人口”建设目标,全面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发展以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为核心的城市经济,提高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提升人口集聚力、产业承载力、人才吸引力。加快张謇故里小镇、家纺小镇、机器人小镇建设,推动中心镇多元特色发展。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建设行动,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支持村集体发展新型合作农场和乡村主导产业,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达到69万亩,占比达86.7%,今年全区238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将实现百万元全覆盖。

狠抓关键支撑

着力提升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

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强化系统观念,切实解决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沿江绿色走廊

打造美丽样板。更大力度“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推动沿江“化工区”向“科技园”转型,集聚高新企业150余家,引进各类人才5000余人,带动生物医药产值年均增幅超过20%。积极策应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建设长江口生态保护战略协同区。统筹推进全区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打造沿江沿海风光带、江海风貌城镇带、诗意田园乡村带、沿江科技创新带、沿海高水平产业带。

海门夜景

增进民生福祉。每年财政投入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左右,重点推进5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就业、社保、医疗、教育、优抚等各项民生保障政策与南通主城一次性全面接轨。人均住户存款突破12万元,位居全省县市前列。全区8073户、13529名省建档立卡低收入人群提前一年全部脱贫。

创新社会治理。发挥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效应,拓展深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为疫情防控筑牢铜墙铁壁。高标准建成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全区群众安全感达99.43%,连续15年蝉联“全省平安县(市)”,获评首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市、区)”。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全面对标苏南,加快跨江融合,勇当新时代全省高质量发展先锋,为南通“万亿再出发”,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供图 海门区委办公室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