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盐城市康居路初级中学教育集团初一 铁军志愿服务队来到盐城海盐博物馆,参观了解海盐发展的历史。过后,志愿者全员动手,擦玻璃、发传单、打扫卫生……小志愿者们既学到了“盐”的知识,又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收获多多。
当天下午,志愿者们准时到达海盐博物馆大广场上,他们身穿红马甲,臂套志愿者红色臂章,脸上洋溢着笑容,朝气蓬勃。志愿者们在讲解员姐姐的带领下,参观了海盐博物馆。讲解员从制盐的第一步开始讲起,直到盐最终走进千家万户,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讲给志愿者们听。每到一个展厅,讲解员详细介绍制盐的每个过程,志愿者们听得也是非常认真,对展厅里的每个制盐工具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在这里,志愿者们了解了我们这座城市为什么姓“盐”,也了解到盐城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产盐历史,是淮河下游和黄海之滨悠久盐文化的源头所在。古往今来,海盐文化始终是盐城文化的主体和精髓,是这座城市的文化之根。志愿者们对展览中盐城古城墙“瓢城”的形状,对百河奔流的地图,也非常感兴趣,看得比较仔细。 参观完毕后,志愿者们四人成组、五人成团,纷纷捋起袖子,拿出自己带来的抹布等工具,开始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当天的志愿活动虽然时间不算太长,但志愿者们收获多多。“我们现在是青少年了,从雷锋同志的身上我们学到了乐于奉献、一心为民的精神,他引领我们更好地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一(1)班邱子安同学告诉记者,“所以我觉得这次志愿服务非常有意义,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传统美德,对我们自身的综合素养和思维认知水平的提升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今天这个志愿服务活动,是我们康居路初级中学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一部分,通过同学们的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传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同时和同学们增进对盐城海盐历史文化的了解。”盐城市康居路初级中学初一年级副主任刘荣对记者说。
扬子晚报/ 紫牛新闻记者 姥海峰
校对 丁皓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