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絮”“温客行”17秒售罄,这些“养成系玩偶”成新宠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3-18 15:47:05

“什么?17秒就售空了?我错过了什么!”、“才出1000对,瞧不起谁啊!”、“没抢到啊没抢到!会不会再开售?”、“有人抢多了吗?蹲!”……3月12日晚,在山河令的微博超话中,不断地出现这样的帖子,很多粉丝、剧迷在讨论大热剧集《山河令》当晚所推出的一个相关周边——棉花娃娃。随着此前名不见经传的龚俊和张哲瀚成为目前炙手可热的流量明星,以他们为原型的周边也卖火了。

上架17秒就售空!

由Priest小说《天涯客》改编的影视剧《山河令》至2月22日在优酷开播以来,热度持续走高, 截至目前,微博上#山河令#话题阅读量高达55亿,剧集成功登顶电视剧超话榜榜首,由剧情衍生的双男主CP“浪浪钉”,也跻身微博CP超话榜TOP2。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周边衍生物的开售,而在所有相关商品中,《山河令》官方在微店App上架的1000件这件周边,17秒就售空,创造纪录,成为继《乡爱》盲盒后又一大受欢迎的剧集文创。

3月12日晚19点,《山河令》官方在微店App上架了1000对以剧中两位主角周子舒和温客行为原型的“棉花娃娃”,每只棉花娃娃的售价为138元(早鸟价128元),上架后17秒即被粉丝剧迷们抢空,创下了纪录。而在同一个集合页面,记者还看到,除了棉花娃娃,《山河令》还和Rua娃吧推出了官方徽章、琉璃甲挂件、发簪和折扇等,成交量都较高,其中折扇已经售出了6000+件。

点进该棉花娃娃的售卖页面,记者看到两款棉花娃娃均显示已经“售罄”。此次Rua娃吧与《山河令》推出的棉花娃娃为10cm尺寸。在详情页里记者看到,该棉花娃娃是以《山河令》角色周子舒、温客行的形象为原型,是角色身着剧中服饰并且手拿道具的Q版形象。一位买到这对棉花娃娃的网友小茗(化名)告诉记者说:“抢到了,非常开心,这无疑是自己买过的最喜欢的周边了。”小茗说自己是剧迷,也是棉花娃娃爱好者,此前就已经收藏了几十只棉花娃娃,而这一次买到官方盖章的一对,更是让她感到幸福不已。

而在当晚20点,微博上一名娱乐博主发出了“转发微博,送周子舒、温客行棉花娃娃”的抽奖内容,迅速转发就超过2000次。这让不少人感到意外,一对价值200多元的商品,带来了2000次的转发量。

为啥不是剧迷,也在买?

而另一位抢到这对官方娃的网友星星(化名)告诉记者,自己并不算是这部剧的剧迷,但也入手了,“因为我是一个棉花娃娃爱好者,买棉花娃娃已经有好几年了,最早是买韩国组合EXO的棉花娃娃,跑到韩国追星,在韩国买。这几年下来,已经入手了六七十只了,这是第一次在国内买官方出的正版娃娃,觉得有意义,就买了。而且这对10cm的娃娃也很可爱。”

星星是一个典型的娃圈爱好者,从追星开始入手棉花娃娃,到后来买的很多都是“无属性”娃娃。棉花娃娃通常分为“有属性”和“无属性”的棉花娃娃。“有属性”是指以明星或者角色的形象为原型,而“无属性”则是由画手原创画出的一个可爱形象,然后制作成棉花娃娃。

年轻女性更爱接地气的“养成系玩偶”

记者了解到,棉花娃娃爱好者大多为年轻女性,很多是高校的在读大学生、研究生,愿意为追星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买单,也愿意为“颜值”买单。

一套棉花娃娃,由一个裸娃和娃娃穿的娃衣、配饰构成,一套购下来,价格会200元左右。“一般都会为娃娃配好几套衣服吧,春夏的秋冬的衣服,还有娃娃戴的眼镜啊、发饰啊等等。”星星这样告诉记者,“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在新浪微博的棉花娃娃超话里,用户已达到31万,讨论帖接近60万之多,活跃度非常高。用户们在这个超话里,晒出自己“娃娃”的照片获得点赞和评论赞美,也有大量的用户在这里发求购、交换的信息。除了在线上交换,现在一些城市也出现了以棉花娃娃为主题的集市。

星星告诉记者,“买棉花娃娃的一个乐趣在于,发现和自己‘萌点’一致的同好,自己现在身边的几个好友都是通过交换棉花娃娃而认识的,然后很快发现,彼此有很多相同爱好,追一样的星、看一样的剧。”在很多人看来,棉花娃娃有点像这个时代的“芭比娃娃”,但是随着文化生活的演变,年轻的女性们更倾向于这样“萌的”、“无攻击性”的玩偶,“芭比娃娃太fancy了,跟我们真实的生活不大像。”一位娃圈爱好者这样说道,“随身携带棉花娃娃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对于我们来说它很有陪伴性。”便于携带的15cm、20cm软萌的棉花娃娃,正是符合当下年轻女性对于“养成系玩偶”的需求。

而对于影视IP文创产品来说,通过剧集影响力让更多人爱上这个IP,影视周边的成功又可以帮助影视作品进一步出圈,形成良性循环。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适应当下的新渠道和新玩法,才是赢得受众的关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