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水城”苏州全力打造生态美丽河湖样板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3-18 11:40:10

扬子晚报网3月18日讯(记者 薄云峰) 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21年“世界水日”主题是“Valuing Water”(珍惜水、爱护水)。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前夕,号称“东方水城”的苏州市发布了苏州全力打造生态美丽河湖样板的系列工作亮点,让人们近距离感受苏州的河湖之美,河湖之魅!

资料图片  苏州水管处胥口枢纽。  江苏省水利厅 供图

苏州有20000余条河道、近400个湖泊

苏州西濒太湖,北依长江,京杭大运河南北纵贯,拥有20000余条河道、近400个湖泊,以望虞河、吴淞江、太浦河、京杭大运河为分割,形成新沙、虞西、阳澄、淀泖、滨湖、浦南六大片区水网。

苏州市水务局局长陈习庆介绍,苏州以河湖长制改革先行者、打造生态美丽河湖样板的行动自觉,引领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苏州全市域、全领域、全方位建设生态美丽河湖,既能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造福苏州百姓,又符合时代要求和未来发展需要。

2020年,苏州市超额完成生态美丽河湖建设任务,全市水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实现全市451条(座)跨界河湖联保共治全覆盖,形成跨界河湖治理管护“机制共建、信息共享、水岸共治”的双赢格局,创新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协同治水取得新进展。

在生态美丽河湖建设这个基础上,苏州审时度势,瞄准“十四五”规划的新目标:打造“水清岸秀、河湖通畅、城乡融合、水岸一体”的全域生态美丽河湖体系,建设造福苏州百姓、示范全省全国的幸福河湖。

张家港市去年建设生态美丽河湖105条

天气渐暖,岸上柳树抽出新芽,海棠花娇艳动人,水中小鱼小虾在追逐嬉戏……在张家港保税区(金港镇)滨江新城,有一条名为殷家港的河道藏着生态修复“密码”。

殷家港是一条镇级河道,河道全长1.06公里,虽然该河道沿线已截污纳管,但由于河道内部水体生态系统功能匮乏,水质总体效果不尽如人意。去年,保税区(金港镇)滨江新城对河道开展生态美丽河湖建设,建成河道生态修复系统,整治后的河道展现出“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面貌。

张家港市境内河网密布,分属新沙、虞西水网,是典型的鱼米之乡,现有各级河道(水体)7300余条。在全面推进生态美丽河湖创建行动中,张家港市因河施策,推动河湖环境“焕新颜”,结合区镇规划、康居乡村建设计划等,排定生态美丽河湖五年建设计划,因地制宜、分步分类、统筹推进实施,去年建设生态美丽河湖105条。

同时,着力打造精品标杆,推进张家港湾、双山岛、通洲沙西水道生态示范工程建设,积极打造苏州段最美长江岸线,目前张家港湾已基本建成,初显成效。

放眼苏州,如今一个个生态美丽河湖点缀在绿色大地上,就像一颗颗珍珠,以点带面、串珠成链。截至目前,长江苏州段沿岸“成带成网”、应绿尽绿的生态防护林绿色长廊初具形态,建成阳澄湖70多公里生态美丽湖岸,全市已建成387条(座)生态美丽河湖,大运河等5处获评“江苏最美水地标和水工程”,七浦塘、傀儡湖获评江苏省生态河湖建设示范样板。全市已拥有6个国家级、7个省级水利风景区,6个国家级、8个省级湿地公园,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曾经黑臭河道快鸭港如今吸引市民来此打卡

新时代生态美丽河湖的打造,是在美丽乡村这张画布上“作画”,不断推进美丽成果的有效转化,让广袤天地澎湃出新的活力和可能。

今年2月20日,来自湖州、南浔、吴江的10名冬泳爱好者齐聚吴江震泽快鸭港,畅游清水渠道,用特殊的方式迎接新一年“开工”。快鸭港位于震泽镇核心区,曾经沿河排污口多,违建驳岸多,环境脏乱,一度成为一条黑臭河道。2017年,快鸭港因黑臭问题被曝光,震泽镇高度重视,全面启动“靓河工程”,通过截污先行、亲水建设等措施,对快鸭港进行大刀阔斧的整治。如今,快鸭港水清了、岸美了,沿河老百姓都乐了。“从又脏又臭的水沟,变成现在清澈见底可以游泳,我们深刻体会到政府治理河道取得的巨大变化。”今年54岁的徐银虎说,去年以来,他多次组织冬泳爱好者来快鸭港冬泳,快鸭港已然成为江浙两地不少冬泳爱好者的打卡地。

吴中区,立足特色,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的快速通道,试点通过变差补偿,改善受偿的双向“经济补偿”杠杆来撬动全区水环境质量的提升。吴中区在各镇(街道)主要河道行政交界断面处布点建成37个小型水质自动监测站。从2019年7月开始,每月对交界断面水质进行监测,并根据各进出水断面的水质变化情况对区域水环境质量进行考核补偿,利用经济杠杆倒逼板块加强区域水环境治理。试点实施以来,金庭镇、太湖街道、城南街道、郭巷街道、东山镇等7个板块共获得补偿资金858万元;临湖镇、木渎镇、香山街道、横泾街道、光福镇、越溪街道等7个板块须上缴补偿资金1585万元,根据目前实施情况,各地特别是需要上缴补偿资金的地区,对水环境质量关注程度明显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也得到加强,经济杠杆初显成效。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