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混入微信群冒充“班主任”收费,70多名家长中招
2021-02-27 19:42:38

学校的班级群为家校沟通提供了快捷的平台。但在方便大家的同时,也常被不法之徒盯上。近日,徐州铜山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诈骗分子冒充“班主任”,在班级群以收取资料费、复印费之名实施诈骗犯罪的案件,两名被告人因诈骗罪分别获刑一年八个月、一年六个月。

混进群冒充“班主任”收费后突然退群

“各位家长,快停止转账,有人冒充我的微信账号!”2020年7月的某一天晚上,徐州铜山某小学六年级班主任王老师发现,其所带班级的微信群里不停的有家长发红包。王老师翻阅聊天记录,发现群里有一个和自己相同头像、昵称的人,冒充自己的身份发布了收取资料费、复印费合计200元的假消息,并不断催促家长尽快交款。不少家长信以为真,直接按照要求在群里发了红包。等真正的班主任出来辟谣时,已有20名家长发了红包,共计4000元,“班主任”眼见身份暴露,直接退出群聊。随后,班主任和受骗的家长立即报警。

这位“班主任”,又是怎样混进班级群的呢?据该班学生小崔陈述,当天晚上,他在快手上看到有人免费出借高段位游戏账号,便询问对方情况。对方表示自己只免费借号给学生使用,并且只要提供班级群的二维码,证实自己的身份即可。在小崔提供二维码后,此人进入了班级群,并更改头像、昵称,伪装成班主任,在群里发布收费的假通知。

冒名“收费”行为构成诈骗罪 两被告分别获刑

铜山法院经审理查明,2020年7月至8月,被告人陈某、车某等人结伙,在互联网上通过快手等平台,发布免费向在校学生出借高级别王者荣耀账号的信息,骗取在校学生的信任,进而骗取学生所在班级群的微信二维码进入该班级群,在群内冒充老师,以收取学习资料费、复印费合计200元的名义,骗取多个班级共计70余名家长的钱财25000余元。到案后,陈某、车某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坦白,并悉数退缴违法所得。

铜山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陈某、车某结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络,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遂分别判处两人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罚金人民币12000元,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10000元。目前判决已生效。

擦亮眼睛认清真老师  莫让骗子钻了空子

据本案主审法官秦鹏介绍,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打开了消息免打扰功能,或者直接开启飞行模式,所以不法分子往往会趁上课或休息时间作案。只需下载头像、复制昵称即可快速创建高仿账号,利用时间差,让老师不能及时发现,迷惑性极强。所以,老师在建家长群的同时,务必将QQ群、微信群提升安全设置。“加群方式”为需要验证消息,“访问权限”设置为非群成员不得进入。另外,老师在接到家长加QQ、微信的请求时,务必要加强防范,确认家长的真实身份后才可以通过请求。

家长更要学会分辨信息真假,不管是在微信群还是QQ群,家长在收到任何扫码支付费用的消息时,切勿急于付款,一定要直接与老师或校方核实真伪。这类骗术并不新奇也不高明,骗子看准了学生家长对孩子老师的普遍信任,一般不会太过防备,这也是他们频频得手的原因。法官提醒大家,如发现被骗,不要退群,不要删除记录,固定好证据,及时到公安机关报案,切实保护您的“钱袋子”。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志亚  通讯员  李梦瑶

校对 丁皓宇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