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夫“站台”推荐句容戴庄农产品。万凌云摄
八旬亚夫老还有一个梦想:“帮着农民销、实现农民富”
因为是镇江人的缘故,以及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驻镇江记者参与镇江市经济学会牵头开展《关于“地产地消,产地直销”结合,助推农民增收致富路径研究—以戴庄为例》这一课题的研究报道,从去年开始,记者多次在不同场合深度接触、采访并报道这位将论文写在镇江大地上的“老黄牛”式的农机专家。
在接触中,令记者不停感动的是,2020年赵老80岁的生日,不仅在句容戴庄的农田里度过,即便2021年春节,他也奔波在镇江城乡田野里!而更令记者难忘的是,“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亚夫老,曾在不同场合、不止一次跟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驻镇江记者谈起过,尽管已是年过八旬,但老人今生却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帮着农民销、实现农民富”!
2020年6月18日,对镇江的乡村振兴来说,注定是个特别的日子。省内数十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一致同意由镇江市发改委、镇江市经济学会牵头开展《关于“地产地消,产地直销”结合,助推农民增收致富路径研究—以戴庄为例》课题结题。
此前,亚夫老提出“地产地消,产地直销”的核心概念,课题组就“农产品销售难、产销不匹配,农民增产不增收”这一困扰农村发展多年的普遍困境,围绕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等问题,特别是在疫情影响下,如何稳定巩固脱贫成果,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乡村发展规划、农民增收致富等问题展开。
在此过程中,课题组采取实地走访调研、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展开,探索通过“销消结合路径”,“统筹乡村一二三产发展”等,助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历时半年多,方才结题。结题会议经过充分讨论认为,课题以句容戴庄为例,为广大农村“地产地消、产地直销”提供案例经验,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性和推广价值。
课题结题现场,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句容“戴庄经验”的创始人、时代楷模赵亚夫,再度迎来“大丰收”——在现场,课题应用即收获“三项成果”:当天,课题组成功助推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与戴庄村的校地合作、皇冠假日酒店与戴庄村的企农合作,以及银行保险业在农业合作社运行中的金融服务创新。
此后,亚夫老有一个“结题”讲话。这个讲话,系统地陈述了这位八旬老人心中的“帮着农民销、实现农民富”的“梦想”。
镇江农业发展的出路:“地产地消、就近直销”
亚夫老说,自己曾写过“谈农产品的流通”一文。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以各类经纪人为经营主体的大产区→大运输→大批发农产品流通模式,成为现行中国农产品流通的主流,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产品商品的保障供应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出现了很大的弊端:如运输成本很大,(尤其从减少能源耗费角度考虑);中间环节过多,管理成本增大,大幅度压缩了农产品流通的利润空间,余下不多的利润再大部分让中间环节拿走,(他们占据主动位置,甚至可以操控价格,有说法是已经形成了行业垄断利益集团),生产者所占的利润比例压缩到很小,消费者却仍然抱怨价格太高。
当下,出现了农产品过剩的问题。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农产品流通现行主流模式的弊端更加突出,广大生产者(小农民)和消费者(普通市民)反映十分强烈。
这种流通模式按价格由低处向高处流动从而获取利润的市场规律行事,是一种经典的市场经济流通模式,但是却非常明显的暴露出放任市场经济的后果,即欠缺社会公平。出现这种情况,必须有适当的政府行为来加以纠正。
“当时我在文章中提出:镇江地处经济发达的苏南,与我国的农产品大产区相比,土地价格高,劳动力价格高的情况比较突出,务农农民对农业收益的期望值也很高,如果生产一般的大路货产品,因为成本过高,必然无法与经济欠发达的大产区相竞争。”
所以,亚夫老认为:镇江农业发展的出路,只能是依靠自己较高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丘陵丰富的地貌特色,因地制宜大力生产多种类安全、美味、新鲜优质农产品。首先就近占领宁镇扬中高端市场,然后进入沪苏锡常中高端市场。
当时亚夫老曾经建议:镇江等中高端农产品生产区,应该与现行的大产区→大运输→大批发农产品流通模式区别开来,主要走中高端农产品的“地产地消、就近直销”销售路线。
中高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市场:两者信息不对称
亚夫老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富裕阶层和中等收入阶层所占比例愈来愈高,具有高、中档次农产品消费需求的人口数量较快上升。他们对生活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对农产品的消费在注重口味鲜美的同时,更加注重营养平衡、食用安全与健康,他们往往愿以较高的价格去购买自己喜爱的中高档农产品。以他们为主体,正在孕育着一个有很大发展前景的中高端农产品消费市场。
可是,由于中高端农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中高端农产品种类少、产量低,而且更缺乏中高端农产品如何进入中高端市场的实践,几乎被淹没在了一般大路产品的汪洋大海之中。尽管有很大的潜在消费需求,但消费者却不清楚这些中高端农产品究竟好在什么地方?是真好,还是假好?也不清楚到什么地方,找什么人能买到这些好产品?
而另一方面,在已经开始生产中高档农产品的地方,则担心种出来会卖不掉,他们知道有人喜欢自已的产品,但是却不清楚喜欢自已产品的消费者究竟在哪里?如何与他们对接上,所谓“卖的”找不到“买的”,“买的”找不到“卖的”。找到中高端消费群体并与其对接,是解决镇江中高端农产品销售出路的唯一办法。
要对接中高端消费群体,让“绿树青山”成“金山银山”
亚夫老说,为了解决开拓中高端农产品市场的难题,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积极做了“地产地消、就近直销”的探索。
合作社曾经在镇江、南京、句容建立了直销店或专柜,对市民举办有机农业讲座,试办由消费者组成的《戴庄有机农业朋友会》,提出了“农民为消费者健康负责任;消费者为农民生活担义务”口号,积极筹建会员制农产品销售网络,在镇江的高档住宅社区发展会员,优惠价供应戴庄有机农产品并送货上门,组织会员来村民家作客,品农家菜及农家夜宿,参与采摘等农业体验活动。使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面对面,建立起互助互利的诚信关系。帮助生产者找喜爱自己产品的消费者;帮助消费者找自己喜爱的农产品等等。
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收效并不理想。问题出在哪儿呢?
亚夫老带着他的团队,比较了市场价格。大体上,比较容易销售的有机或优质的蔬菜、果品、畜禽肉蛋的市场零售价格,与一般产品相比,要高出1.5~2倍,批发价格则高出1~1.5倍。而戴庄的有机越光大米市场零售价格,与一般产品相比,却高出了6倍多。看来,价格过高是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上有机大米种类很多,2019年一年,戴庄村的有机大米通过北京一家公司,以“赵亚夫品牌”名称在京东线上销售,做了很多广告促销,但是效果并不好。“同一页面上满满的有几十家不同品牌的大米在竞争,都说自己的好,价格也相差不大,消费者看来是无所适从。除了五常大米外,基本上效果都不好。”
亚夫老说,面对困难我们没有退缩。我们知道,虽然看起来是个农产品流通问题,但是它却成了我们可持续发展现代化农业道路探索的“拦路虎”。戴庄村党委带领全体村民辛苦10多年,生态引领,同步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培育生物多样性,修复农业生态系统,好不容易生产出了全国一流的安全、美味优质大米,却被掐在了销售上。
“对此我们绝不甘心,一定要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一定要对接上中高端消费群体。”说到这里,亚夫老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乡村振兴“天王样板”,将在镇江南大门昂然屹立
亚夫老介绍,为此,近几年他们就近寻找强势的中高端农产品销售集团,如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鲜生。盒马鲜生的目标是:深耕江苏特色农产品,搭建本土供应链,把盒马办成优质绿色农产品的集聚地;农产品价值的发现地;顾客高品质需求的体验地。与赵老团队提出的中高端农产品“地产地销,就近直销”完全吻合。
亚夫老说,盒马鲜生的周边已经集聚了一大群他们梦寐以求的中高端消费者群体。半年多一点时间内,盒马鲜生南京(也是江苏)总部负责人,在省绿色食品协会的介绍下,来了3次戴庄村,这名负责人热情洋溢的说,一定要在戴庄打造江苏第一个盒马村,成为出色的盒马鲜生商品基地。2020年下半年开始,戴庄村的甜柿、蔬菜(还有句容丁庄葡萄)已经进入盒马鲜生南京门市,设立了戴庄蔬菜、丁庄葡萄专柜。消费者反映很好,产品供不应求。
赵老团队还就近寻找有较强安全优质食品需求的中高端消费者。如镇江、句容地区的中高级医生、教师、机关干部、科研人员及效益较好的企事业单位职员。尤其是正在培育下一代的年轻父母,加上他们所在单位的工会福利团购,食堂补贴等,都是这些中高端农产品重点消费对象。他们所占的消费比重,已经是戴庄合作社现有有机优质农产品消费的大头,而且潜力还很大。除了句容、镇江外,还正在向南京、扬州扩展。
开拓市场的同时,赵老团队还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在确保优质前提下努力提高产量,从而降低单位商品的生产成本。如近几年我们试验有机越光水稻提早播种、插秧,提早成熟,培育再生稻新技术,年内一次插秧,两次收割,使有机越光水稻亩产从原来30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使有机越光大米批发价格降到7.5元/500克,大幅度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为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创造了条件。”
亚夫老表示,他们还要着力引进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先进经验,提高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降低合作社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比如分工负责,定额管理,职责分明,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等。这方面合作社有很大的改进提高余地,以此降低成本,提高品质,进一步开拓市场竞争力。
随着“地产地消、就近直销”流通模式可行性的逐步明朗,赵老团队已经开始着手在句容市、天王镇党委政府领导与帮助下,开展周边村的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工作。
亚夫老最后信心满满地说,继句容白兔草莓,句容丁庄葡萄联社之后,一个更加成熟、更加全面系统的、以党建引领全体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走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乡村振兴“天王样板”,将会在镇江南大门昂然屹立!作者:万凌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