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夏竹、秋叶、冬雪四大演出厅很惊艳,扬州投资最大文化项目运河大剧院4月试运营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2-24 09:55:07

扬州,月亮之城,运河之都。城市西区明月湖畔,一座展示扬州运河文化的地标性建筑——运河大剧院,将于2021年4月18日试运营,7月1日正式运营。作为扬州投资最大的文化项目,运河大剧院设计风格如何,功能定位怎样,运营后将给市民和游客带来什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24日进行了探访。

临湖“拱桥”设计彰显文化包容开放,建筑和水天浑然交融

远眺运河大剧院,碧波粼粼的明月湖面,大气磅礴的拱形之门,格外引人注目。

秀美灵动的运河大剧院

“运河大剧院总投资18.78亿元,总建筑面积14.47万平方米。”扬州运河文化投资集团副总经理朱宏兵介绍,作为市政府历史上投资最大的文化项目,历时四年建设,运河大剧院目前已经进入内部精装、设备调试等工作收尾阶段。

“每一个细节,只有通过反复斟酌设计,才能打造出如同艺术品一般的地标建筑。”带领记者参观大剧院,设计方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所所长周峻如数家珍:“运河大剧院根据明月湖的地理分布设计,和周边环境协调相融。以南北向的河道为中心,通过临湖的‘拱桥’设计,来彰显扬州文化的包容开放。”

剧场内部空间开阔,布置华美

建筑和水天一色,与环境浑然融为一体,是很多人对大剧院的视觉感受。周峻说,这样的感受源于用心规划设计。他们在建设中,充分利用明月湖的轮廓改造驳岸,形成不同高度和形式的滨水空间,同时利用建筑立面上叠落的平台和坡道,打造围绕河景的立体漫步系统,步移景异,雅趣纷呈,实现了平面的园林向空中转化的全新体验。

“运营后,运河大剧院将和周边的双博馆、图书馆、音乐厅、国展中心等建筑实现景观协调、空间融合、功能共享。”朱宏兵告诉记者,未来,运河大剧院将为艺术家提供一流的表演和交流平台,为公众提供一流的艺术欣赏和文化休闲体验,更为城市立起一道新的文化地标。

四大演出厅唱响运河文化“四季歌”,其中包含为扬州量身定制的曲艺剧场

记者走进大剧院看到,剧场内崭新的观众座位整齐排列,舞台空间开阔,布置华美,后台化妆室、休息室一应俱全。“大剧院有四个演出厅,各有各的设计特色,各有各的功能定位。”周峻介绍,四个厅分别是1600座的综合歌剧厅、800座的戏剧厅、500座的曲艺剧场、300座的多功能剧场,四大厅之间,由寓意运河的曲线走廊相连接。


特色鲜明的曲艺剧场

“你看,是不是很像一朵盛开的花瓣?”在综合歌剧厅,周峻引导记者从上向下俯瞰,确实,整个剧院宛如一朵红色的花瓣。周峻告诉记者,四个演出厅,分别以春花、夏竹、秋叶、冬雪为设计主题。每个演出厅都有不同的功能:1600座的综合歌剧厅主要用于歌舞剧、芭蕾舞剧、大型综艺节目和大型会议等;800座戏剧厅主要演出话剧、木偶戏、儿童剧、中型综艺节目,可同时满足800人观演;300座的多功能剧场拥有灵活的平面布置,设置有可升降的座椅等,可满足多种功能的使用。

“与其他大剧院不同,扬州运河大剧院多了一个500座曲艺剧场,这是为扬州量身定制的。”周峻说,扬州有评话、扬剧等文化艺术,曲艺剧院为地方曲艺专门设计,满足扬州特色剧种演出需求。

记者了解到,目前,运河大剧院已经开始制订常态化演出计划。试运营后,一大批精彩演出将和市民见面。

专家点评:融合城市特质,突出了江南水乡园林特色

记者采访了解到,即将开放的扬州运河大剧院,设计建造风格得到国内知名专家肯定。国家大剧院副院长王争鸣表示,运河大剧院具有优美环境与新颖造型高度融合、协调统一的特点,且突出了江南水乡园林的特色。国家大剧院演出部主任蒙玉栋说,设计建造中,将扬州的园林、玉雕、明月等诸多城市特质加以融合改造,为运河大剧院贴上了独一无二的标签。

夜幕下的“拱形之门”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扬州新大剧院的外形和周边环境融合度很高,设计方案体现了扬州江南水乡的灵动、柔美特色,让人赏心悦目。”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技术处高级工程师朱峰这样评价。

通讯员 文投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