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咖专访丨中国机甲艺术教父:用一生打造中国机甲IP
来源:紫牛新闻
2019-11-19 23:32:58

       

视频为大圣关的CG

      谈到日本机甲,读者会想到高达;谈到欧美机甲,变形金刚、钢铁侠出现在大脑里。中国机甲起步虽晚,但近年来已经在国际上初显锋芒,机甲《辰龙·崛起》多次被国外媒体报道;机甲《申猴·大圣》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可驾驶的兽型机甲,发布现场便和美国机甲MEGABOT同台亮相、约战,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加入机甲大战的团体,报道量超200多万次;刚刚亮相的《丝路机甲·起点》一经展出便引起热议。而这些从名字上就透露着浓浓中国味的机甲都出自“中国机甲艺术教父”孙世前之手。日前,记者连线孙世前,邀请他详细讲述“国产机甲”背后的故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婧仪


机甲之路:道阻且长,但会一直走下去


     “我从小就喜欢机器人,买不起就自己做,后来开始学美术,设计机甲。”2012年对孙世前来说是个分水岭,在此之前,他处于机器人艺术创作阶段,真正让他下定决心去做实体机甲的是日本2012年12月发布的重型机器人“kuratas”。“我看到实体时被震撼到了,漫画里的机甲成真了。”除了震惊,“kuratas”带给孙世前更多的是决心和动力,“我就在想,我们国家也可以做出这样的实体机甲来。”

     从那以后,孙世前走上了做机甲的路,但这条路并不好走。最现实的就是资金问题,做机甲是件烧钱的事儿,很多人都劝他考虑清楚。“如果我不做,在那时是没人做中国机甲的。有了第一个人做,才会有给后面做的人带来希望。”于是他把自己多年的积蓄全部投进去了,“由于研发能力和经费有限,只能一点点地去攻克技术壁垒。会和国内外公司合作项目,在合作过程中学习一个个技术,然后把项目收入继续投进机甲制作中去。”

      和日本高达之父大河原邦男合作装甲骑兵机甲,和美国金合声合作太空堡垒战机,和新浪合作虎啸机甲,和腾讯王者荣耀合作鲁班七号,和日本万代合作装甲骑兵机甲……“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得到新的灵感,摸索新的技术,比如人形机甲驾驶舱、机甲头部表情系统、四足行走技术。”孙世前将自己形容为吸水的海绵,“一个重型机甲的制作需要一步步的积累,摸清了技术才有独立研发的方向。”

      孙世前对机甲风格的方向非常明确,“将中国传统元素与机甲结合,独创华夏古典科幻机甲”。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记者了解到,目前他做的机甲分为两个系列,一个是《生肖金刚》,将十二生肖以机甲的方式呈现出来;另一个是《丝路机甲》,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融入机甲中。“我想打造中国机甲IP,这是我的梦想,也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我会做下去,我希望中国人有自己的机甲。”


十二生肖机甲:用传统文化打造中国机甲IP


      “十二生肖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中国文化,和每个人密切相关的文化,这样的机甲IP更容易引起共鸣。我们想用当代科技加艺术的结合,去做属于这个时代的十二生肖。”孙世前在打造中国机甲IP的同时,也希望用机甲这种现代的载体去承载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在他设计的机甲上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汉字、色调、纹样、中国铠甲的元素以及中国建筑的影子等等。

      孙世前从2014年开始做生肖系列,2015年做出了系列里面的第一个机甲——《辰龙·崛起》,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型的可以自主整体变形的艺术机械装置,曾在鸟巢的中国科技周亮相。目前,他已经完成了龙、马、猪、虎、牛、猴六个生肖机甲的1.0版本。“等做完这一个系列后,我还要不断地融入新技术、新概念,做2.0、3.0版本,一直做下去。”

      在孙世前的生肖机甲中,每个动物变成人形后都有各自的人物设定。比如《寅虎·登峰》里面虎的人形就是明代的锦衣卫,穿着明代的铠甲,有护心镜、肩胛和护盾,虎头翻到胸口后“王”字正好朝前,两个虎爪变为人形后就是官靴。而《丑牛·开山》中的牛高2.7米,重达2吨,人形是一个高4.7米的力士,武器是两个大锤子。《亥猪·红旗》则登上了2019年春晚,这是用一台红旗汽车做成了猪形的机甲,由合金制作,人形是一个武士,高5.2米,重3吨,在这过程中加入了猪的元素。

城门机甲:把祖国大好河山上的建筑和标志融入机甲

      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展出的“城门机甲”高10.01米,正式的作品名叫《丝路机甲·起点》。这款巨大中国风机甲艺术装置是由孙世前和央美教师范尔蒴共同创作的,该作品由中央美术学院圆明园研究中心出品。顾名思义,此款机甲由“城门”进化而来。

    “城门机甲”是孙世前和范尔蒴创作的《丝路机甲》系列中的第一个作品,“我们想把中国大好河山上面的建筑和标志融入机甲,做成一个系列。”而第一个作品选择之所以选择城门,是因为“城门是古代商贾背井离乡对家乡最后的记忆,也是外国商贾对中国华夏的第一印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建筑。”

      至于“城门机甲”变形后的人物设定,孙世前选择了孙悟空,“孙悟空本身和二郎神斗法的时候就变过小庙,所以由孙悟空变成建筑是有由来的。同时孙悟空具有反抗斗争、不屈的精神,用这样的变形作为《丝路机甲》系列的第一个作品更显中国特色。”所以,“城门机甲”还有一个名字“大圣关”。

      谈到“大圣关”的创作过程,孙世前将找元素、定城门放在了第一步,“中国的城门实在是太多了,首先是选择。”定好城门后,要将城门的“城楼”“城门”“栏杆“”台阶”“屋脊”等元素呈现到机甲上来。在这款“大圣关”城门机甲上,城台部分成了孙悟空的胸甲,而“脊兽”是大圣的肩甲,“屋脊”作为保护大腿、小腿的盔甲,“台阶”则成了战靴。两个小臂和头可以完成一个中国最传统的礼仪——作揖。此外,“斗拱”“吞头”“锥尾冠”等元素都得到了不同的呈现。

      “因为是十一在北京展出,所以高度是10.01米。”这款机甲也可以自动变色,是因为在实物上用了不同色调的灯光镶嵌在里面,尤其是眼睛用了两套灯光系统。

     “做好这两个系列,不断地融入新技术,是我下半生要做的事情。”当谈到未来的中国机甲,孙世前的眼里充满了自信,“我会用一辈子的时间做中国机甲,我相信中国机甲会越来越好,终有一天,全世界会为中国机甲点赞。”

 图片和视频由受访者提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