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床:以线条韵律 成就雅俗美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1-27 09:59:23

图一

明式罗汉床,又叫“罗汉榻”,是左右和后面装有屏板但不带立柱顶架的一种床榻,是中国古代用以休息和待客的家具。

本期紫牛家,由汉宁原木定制家居集团董事长吴边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罗汉床的前世今生,特定时代“孕育”下的产物,其艺术格调与儒道思想的一脉相承、内生贸易与商业设计的相融共生,由家居的演化,我们也可一窥盛世文化中休闲的雅境,家庭社交中传承的力量。

图二

“床”VS“塌”———大小作用各异

罗汉床由汉代的榻演变而来,其形制有大小之分,通常把较大的叫“床”,较小的叫“榻”,亦可说用在寝室供卧者曰“床”,用在客厅待客者则曰“榻”。

大罗汉床可坐可卧,一般正中放一炕几,两边铺设坐褥、隐枕,榻前常置榻凳或踏几,放在厅堂待客,作用相当于现代的沙发。床上的炕几既可凭依,又可放置杯盘茶具,犹如现代的茶几。

大小罗汉床的差异除床身宽窄、式样有无束腰、有无托泥外,围子的做法也有不同,常见形式有独板围子、攒边装板围子、攒接围子等。

此外,根据围子片的多少,又可分为“三屏式”“五屏式”“七屏式”。通俗来说,“三屏风式”,即后、左、右各一片;“五屏风式”,即后三片,左、右各一片;“七屏风式”,即后三片,左、右各两片,在明式罗汉床中甚为少见,到清中期以后才流行。

图三

古朴设计————力求整体均衡

正所谓好的工艺需要对自然的完全皈依,是在自然的欲望之外的无欲之存在。

据介绍,中国传统思想总体来说基本上是以儒、道两家作为主线,而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均推崇“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

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的造物设计也以“天人合一”为其追求的最高境界。

这种崇尚自然的思想,使明式家具形成了“自然、朴实、不饰雕琢而浑然天成”的风格。

明式家具既重视“自然”,又注重“实用”,其规矩的造型,呈现自然之趣、生意盎然,但同时又是人们日常起居中必不可少的实用之物。

造型上,明式罗汉床大多严格遵守轴对称的法则,选材时,尽力使左右两腿及围子等的纹理一致,以达到左右对称,即使不是绝对对称,也力求达到整体均衡。

图四

此外,明式罗汉床的造型体现了局部对比、整体调和的构成法则。

罗汉床中处处存在着对比:线的曲与直、长与短;面的大与小;构件间穿插中的凹与凸;空间的虚与实。

这些对比因素通过巧妙的组合,又在整体中得到调和,从而使其静中有动,宁静沉稳,而又不失活泼;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坐席圆润舒适,整体造型上方正古朴。

图五

书画为媒———成就律动之美

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书法,皆以线为媒介,凭借线条的粗细轻重、浓淡、刚柔、虚实、长短、穿插等变化来表现对象的节奏韵律及精神渗透,进而传达主观情感。

明代的文人士大夫亦把中国书画艺术中对线的认识加以提炼,融于家具造型之中,从而获得了既变化又统一的完美艺术效果,给人以律动之美。

图六

明式罗汉床床腿的常见样式有三弯腿(S形曲线)、鼓腿(C形曲线)、直腿(直线)等,足端变化还有马蹄足、卷珠足等。

不同的曲率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

再通过各种线脚的蜿蜒流转与牙板等构件连结为一体,如行云流水般舒畅自然。

此外,明式罗汉床的牙板有直牙板、壶门式牙板等变化,或舒展宁静,或婉转流畅。

工匠往往顺势雕以卷草等纹样,以富于变化的线形绦环板,呈现出清新自然之气。

图七

值得一提的是,明式罗汉床的结构也十分合理,如明式罗汉床的座面常采用“攒边”做法,在四边用45°格角榫攒起来,面板四周嵌入边抹,边抹所开的槽留有一定的余量,从而使面板有伸缩的余地,并且也不至露出不够美观的木材断面。

通讯员  婷子  马晓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海燕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