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GDP迈上10万亿新台阶,人均居各省区之首
2021-01-26 11:28:57

走过“十三五”,“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成效如何?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26日上午开幕,省长吴政隆作政府工作报告。

【经济发展】

GDP迈上10万亿新台阶,人均 GDP居各省区之首

经济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过去五年,江苏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三个万亿级台阶,由7.13万亿元跃升至10.27万亿元,人均达12.5万元,居各省、自治区之首。

综合实力的提高不仅体现在总量上,更体现在发展质量提升上。五年来,江苏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改善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59亿元,税收占比达81.8%。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产业链培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有9个集群入转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占全国1/5,制造业基础更加坚实、竞争力进一步增加。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52.5%。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超过17万亿元和15万亿元,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创新驱动】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3.2万家,万人发明专利36.1件

新发展动能显著增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发展第一动力。江苏充分发挥产业和科教人才双重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支撑和引领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2.82%,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3.2万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6.1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

加快高端要素集聚,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未来网络、高效低碳燃气轮机、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孵化器数量居全国前列。

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378%和46.5%,数字经济规模超过4万亿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势头强劲。

【城乡区域发展】

高铁里程从全国十四跃升至全国第三

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各地立足不同的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各扬所长、各美其美,形成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农业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新建高标准农田2070万亩,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80%,粮食年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强。特色小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有力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

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三角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坚持陆海统筹、江海联动、跨江融合,深入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心城市能级显著提升,城镇化率达72%。

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5G基站7.1万座,基本实现全省各市县主城区和重点中心镇全覆盖。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装机规模居全国前列。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工程投入运营,通州湾新出海口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全省高铁运营里程新增1356公里、累计达2215公里,从全国第十四位跃升至第三位,“轨道上的江苏”主骨架基本形成。

【三大攻坚战】

关停57275家“散乱污”企业,去年“蓝天”数超8成

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深入开展经济、金融、社会、科技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査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大幅减少,全口径债务率稳步下降,非法集资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扎实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能力持续加强,安全发展水平明显提升,2020年全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比上年分别下降66%和63%。

环境污染攻坚战关系发展方式的转变,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江苏认真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要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发生转折性变化。累计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57275家,处置“僵尸企业”876家,钢铁、水泥等行业完成去产能任务,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分别下降约28.4%、25.8%、14%、14.6%,碳排放强度降低2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以上,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深入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全国人大常委会《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交办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2020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81%,水环境国考断面优Ⅲ类比例达86.5%,主要入江支流和入海河流断面全面消除劣V类,创“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深入推进土壤保护和污染治理修复,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力管控。全省林木覆盖率由22.5%提高到24%。太湖治理连续十三年实现“两个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数量居全国前列。

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深入推进脱贫致富小康工程,全省254.9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82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12个省级重点帮扶县(区)全部摘帽。扎实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工作,助力帮扶受援地区102个国家级贫困县、近400万人摘帽脱贫。

【改革开放】

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298亿美元,规模保持全国首位

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统领,深入实施“五大计划”专项行动,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298亿美元,规模保持全国首位。对外贸易稳中提质,2020年达4.45万亿元,居全国前列。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苏州连云港三大片区成功获批。开发区转型发展、特色发展步伐加快。

市场化改革是江苏发展的突出优势。国资国企、科技、价格、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全面落实惠企政策,累计减税降费8000亿元。大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值达5.8万亿元,全省市场主体总量达1238万户。全省机构改革工作全面完成,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推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省政府取消、下放、调整行政权力事项525项,我省营商环境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民生保障】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31万元和2.42万元

五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民生支出占比提高到79%。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726万人,调査失业率稳定在5%以内。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31万元和2.42万元,比2015年提高4成以上,居全国前列。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更加健全,医保市级统筹制度基本建立,低保人员和特困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扎实推进,医疗卫生和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达78岁以上。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深入,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示范建设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走在全国前列。群众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34万套,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43个,改善苏北农房20余万户。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婴幼儿托育服务和监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持续加强。深化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信访工作不断加强,群众安全感达98.7%,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五年来,全省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工会、红十字、慈善、志愿服务、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取得新成效,民族、宗教、审计、统计、外事、对台事务、港澳、侨务、参事、文史、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人民防空等工作迈出新步伐。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石小磊

新闻多一点>>>2021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快速解读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