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这部爆款剧你追了没?看的人都说提气,还哭得稀里哗啦
2021-01-24 22:20:52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经过2年零9个月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志愿军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今晚迎来收官。该剧把观众拉回到抗美援朝的战场,成为开年以来最火的电视剧作品。为何这部主旋律题材受到追捧?网友纷纷评价这部剧提气!感动!

再现你所不知道的抗美援朝往事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收视破2,获得豆瓣8.7分的《跨过鸭绿江》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起因、过程、防御,到最后反击胜利的历程,以气势恢宏的笔调全景式、史诗般呈现了抗美援朝战争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高度还原了那段错综复杂的历史。

其中,老一辈演员的表演着实精彩,情绪把控得很到位,深度还原了第一代国家领导人的伟大形象。丁勇岱饰演的彭德怀被紧急召集进京,彻夜难眠后助毛主席力排众议出兵朝鲜时,观众无不热血沸腾;当得知儿子毛岸英牺牲后,唐国强饰演的毛主席欲言又止、老泪纵横的时候,沉默良久后说出“战争嘛,总要有伤亡,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这句话时,伟人的胸怀让人动容。

在剧中,很多观众或熟悉或并不十分了解的抗美援朝往事一一再现——为什么抗美援朝如此必要?新中国是在什么样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条件下开展抗美援朝的?彭德怀如何临危受命,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38军“万岁军”的称号是怎么来的?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志愿军战士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一穷二白、装备落后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何能战胜实力强大、武装到牙齿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电视剧都通过呈现,给出了回答。

感动还原年轻英雄们的最后时刻

《跨过鸭绿江》呈现了“抗美援朝”的“英雄图谱”,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这些我们曾经最熟悉的名字,集中透过影像的方式,让观众痛心到落泪。在屏幕上清晰地看到那些牺牲的壮举,那种直面死亡,甚至战胜死亡的无畏精神,年轻观众也更能够更深地了解到,曾经的战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那些二十岁出头的英雄们,到底为后人,留下了怎样宝贵的财富。

剧中用7分钟,还原了江苏人杨根思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要求另外两人带走牺牲了的战友的名牌,自己留守阵地,阻断敌人。杨根思扯开了炸药包,与四十名美军,同归于尽。杨根思牺牲时,只有28岁。

1952年10月2日,邱少云在“391高地”上,承受着烈火的焚烧。他本身的任务,是去剪断敌人的铁丝网。在最前沿匍匐前进的他,当敌人投下的燃烧弹引燃了身边的枯草时,他没有移动;当杂草的火引燃了自己的裤脚时,他没有移动。火势开始在腿上蔓延,剧中,即将被烈火吞噬的邱少云,发出无声的呐喊。他的十根手指,深深抓到身下的泥土之中。烈火的灼烧,是疼痛的最高级别,穿着防护服的演员在扮演的15秒里,已经感受到了被火灼烧的疼痛和煎熬。

38军那场漂亮翻身仗,也让观众热泪盈眶。第一次战役没打好的38军,在第二次战役中,奇袭德川,穿插三所里,抢占龙源里,血战松骨峰,为整个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尤为感人的是,曾经阻敌五天五夜、寸土未失的335团又立奇功,在松骨峰战斗中靠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以百人之力、血肉之躯死守松骨峰,当时战斗之激烈残酷难以想象,感天动地。松骨峰阻击战,后来被著名作家魏巍写入他的传世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彭德怀给38军亲拟嘉奖电,又在结尾亲笔写下“三十八军万岁”。

不仅吸引亲历者,也看哭了年轻人

不少观众表示,因为只有百天的拍摄时间,这部剧并不完美,但其中很多“小感动”戳中了自己,比如毛主席与儿子毛岸英的日常交流,彭德怀和众将向牺牲的志愿军敬礼,长津湖战役中的“冰雕连”,这些情节往往能以小见大的反映整部剧的灵魂。

94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张万胜老人,每天晚上都会准时收看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看到自己亲身经历的那场战争被还原到电视荧屏上,老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表示:“这部电视剧是应时代之名、人民之需应运而生的好作品,因为这部电视剧全景式地、客观地、立意高远地再现了抗美援朝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一些陪着爸妈追剧的年轻观众也表示,“像我这种对于过去的历史了解不是很多的,能一下就看明白。包括它每一场战役,冰雕连在零下四十多度的雪天里一直坚守着阵地,看得我也是有些热泪盈眶。” 彭德怀侄外孙张峰边追剧边说,“最大的感受一个是感人,一个是震撼,再一个就是扬了中国人的志气。实际上归根到底,还是爱国主义精神,而且志愿军场面很壮观,越看越上瘾,一分钟都不想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丁皓宇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