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不止是专业医生的事!政协委员建议加强中小学心肺复苏教育,科学界定“急救免责”等概念
2021-01-24 22:10:35

扬子晚报网1月24日讯(记者  杨甜子)“长期以来,我们往往认为心肺复苏是‘专业医生’的事,面对死亡威胁时,通常的做法是呼叫‘120’,等待救护车的到来。”省政协委员、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吴铁俊今年关注的焦点,是在中小学进一步加强心肺复苏教育。


吴铁俊表示,普及和掌握心肺复苏技术,是一个国家、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所有猝死病人约90%发生在医院以外的各种场合,所以,心跳、呼吸骤停发生的瞬间是最危险、也是最关键的时刻,抢救及时,患者生还和康复的机会就越大。

“2008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将‘安全应急与避险’作为健康教育内容的五大领域之一,并明确了不同学段的‘安全应急与避险’具体内容,但作为指导性文件,缺乏刚性约束、具体规划和目标要求。”吴铁俊介绍,2019年7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再次明确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并作为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

“我建议,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心肺复苏急救技术纳入健康教育学分管理,细化不同学段的具体要求,在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熟练使用急救技能,实现自救与互救。同时,在卫健委、红十字会等部门的指导下,坚持全面普及与有机提高相结合,鼓励有兴趣、有能力的师生考证考级。”吴铁俊表示,应积极营造宽容、包容的社会氛围,加大对关键时刻见义勇为、急救免责的立法宣传力度。“心肺复苏技术其实简单易行,非专业人士经过规范培训和考核也能胜任,哪怕是一名普通教师或学生。建议进一步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从增强全民急救互助能力、增强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角度,科学界定‘必须掌握’、‘持证急救’、‘急救免责’等概念,为担当者‘担当’,让作为者‘敢为’,有效破解‘不敢救’、‘救不活怎么办’等难题。”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