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丨繁星·玉嫂
2021-01-20 15:26:22

用好听的声音读好听的文字给你听——扬子晚报副刊2017年10月14日推出“好听”栏目。邀请专业主播、志愿者以及本报读者献声朗读,将副刊的原创文章变成“有声版”。让我们一起欣赏有声的文字。


◇朗读者 丁晓燕

扬州人,江苏省作协会员

◇月方(原创)

盐城地处里下河,水源丰富。挖一方塘,就能养鱼养虾。

圈一块地,就能养荷。

栽藕,不仅仅是吃的事情,还要清供。

中秋,盐城人供月亮,除了花生菱角,是一定奉上两头带着尖尖小荷芽的白胖藕的。他们觉得这样,才对得起月亮公公一直以来的关照。

供奉的藕其实不一定非得自己长,现在去集镇那么简单,电动车摩托车甚至汽车“呜呜”地去,被商家打理得白白净净的藕节,即刻就能被载回家供上案几。

图/视觉中国

所以农人在水沟里育藕,有时只为赏心悦目。

这样,他们去稻田蓄水、放水、除草、撒药,他们休息的时候,可以指着荷叶说:“好看呢!”“好看!”

玉嫂就是喜欢在田边沟间长荷养花的人。

玉嫂四十多岁,和玉哥一起承包了六十多亩地,机械耕种,一些细活找零工干,她时常要张罗十多人的饭。

她是一个怀有浪漫主义情怀的农妇,喜欢在沟里长荷叶,在田旮旯长观赏蒿子,在田界间长菊花。

十月荷沟香销翠减,正是莲子长成的时候,玉婶收割了莲蓬,不吃,插在家里空着的腌菜坛子里,很有古意。问她为何不吃,她说手忙脚乱的,嫩莲子需要细品,才对得起荷。

我惊诧于一个农妇说出这样的话,原来她也读过林语堂的《京华烟云》。

玉嫂湖南人,念大专被玉哥“拐”了回来。

她说她读高中时,经常一边吃嫩莲子、一边细品木兰的话:“吃莲子就是为了莲子的鲜嫩,外带一点儿香,粗心大意的人尝不出莲子的味道。必得慢嚼,再喝一点点好茶,会觉得两颊留香,舌萼芬芳。”她照着木兰教的方式吃,吃出新嫩芬芳的滋味。

父母虽隔得远,儿子却聪明,在重点大学读书。“再说,现在一张机票就能解决问题!”玉嫂笑得豁达开阔。

临走,玉嫂给了我两个莲蓬,让我回去插在家里。

回到城里,把玉嫂赠的莲蓬插上,扒开买的莲蓬,一个个胖圆的绿玉宝,剥出白嫩的囊,整个屋子都新嫩芬芳。

想玉嫂在乡下,田间机器声中,绿荷滚珠或残荷滴雨;回到家,岁月静好,腌菜坛子里莲蓬曲颈或菊花怒放。

玉嫂真隐人,《京华烟云》没有白读。

书,永远不会白读。(来源:扬子晚报 禁止转载)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