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非遗文化|第七讲 白局:南京话唱起来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1-05 11:36:36
“建康路有个夫子庙,夫子庙里很多桥,桥下就是秦淮河,十里秦淮风光好……”一曲《秦淮小吃》用地道的南京方言说唱出来,风味十足。在“探寻非遗文化”第七讲中,南京白局省级传承人、南京白局曲艺传承者黄玲玲用一曲南京白局开场,瞬间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区的古老曲种,最早形成于元朝末期的云锦织机房,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黄玲玲告诉同学们,南京白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老南京的“方言仓库”。
“你们知道白局这个名字的由来吗?”黄玲玲老师介绍,白局这一名字的由来其实要追溯到白局艺术的起源。“在南京云锦织造业比较发达之时,织锦工人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边操作,边说唱,以消除劳累,抒发情怀。碰上传统节日,几个爱唱的织锦工人还会凑到一起,搭台说唱,自编自演。因为演唱者不取报酬,‘白唱一局’,故名‘白局’,又因源自南京,故名‘南京白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雪瑞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