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多丽丝·莱辛的短篇世界,这才是她特别正确的打开方式
来源:紫牛新闻
2020-12-21 11:42:03

19日晚,北京单向空间·大悦城店迎来诺贝尔文学奖桂冠作家多丽丝·莱辛的“短篇小说世界”。她的两部短篇小说代表作《到十九号房间去》和《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于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为莱辛优秀的短篇小说写作同行,嘉宾文珍、邓安庆同样深谙短篇小说写作的幽微。他们怀着对莱辛由衷的热爱与敬佩,与在场数十位读者在接下来的两小时里畅谈了莱辛的短篇小说创作。

对谈伊始,两位嘉宾首先跟读者分享了莱辛之于其他作家,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文珍从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讲到写短篇的莱辛跟印象中“很晦涩、非常难以进入的、刚开始就有点拒斥的她”很不一样,肯定“短篇小说是她特别正确的打开方式”。读完她的短篇,读者会感受到莱辛的“火热”与极强的“同理心”。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小说世界,莱辛总在自我逼问,“可以为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做点什么”。邓安庆则从莱辛的成长经历和人生轨迹入手,提到莱辛非常广阔的“世界性视野”,并借由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所述之莱辛,指出“莱辛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清晰,两部短篇小说里面写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各种各样的事件,都是以非常清晰、有力的笔触写的”。

接着,两位嘉宾就本次活动的主标题“另外那个女人”这一同名篇目,从十分丰富的阅读视角予以了个性化解读。文珍称《另外那个女人》是《到十九号房间去》这部小说集中她最喜欢的一篇。故事中那个叫罗丝的女性先是死了母亲,后来拒绝了既定的未婚夫,而后在经历伦敦遭轰炸、痛失家园与父亲的情况下经历爱情的甜蜜与不完满。文珍发现,这个有“多重反转”的故事跟莱辛本人在“战时的状态最为接近”,女主人公罗丝的情感经历也有“非常多莱辛自传的影子……故事可能是好多事的叠加,这个人是好多人的叠加,是真实的血肉,但并非照搬生活”。她说,莱辛曾坦陈“我不断会把爱情让位于写作”;认为莱辛之所以能如此真切地写出两性之间的感受,是因为“她是非常懂得感情的人”。文珍特别提到故事中那个非常真实,甚至有点儿打动人的浪子式的男性角色,说到女性对男性的温柔反让男性避而远之,这反映出“人类关系中,约定俗成的婚姻关系的荒谬在于它是反人性的,人无法忍受一成不变的、一眼看得到头的关系”。邓安庆则接文珍提及的男性对女性温柔所持态度这一话题,指出“厉害的女作家写的男人都有一种相似的地方,就是男人在里面是一个坍塌式的存在”;她们的故事生动地呈现了这样一个经典母体,即“男人在面对窒息的温柔时,总感觉想逃离,却又心怀内疚。”从《另外那个女人》中,文珍透过罗丝这一角色,点出女人的“女儿性”“妻性”和“母性”,道出莱辛的这个人物是要在“一个废墟的世界重塑一个秩序,是更本能的、可以战胜所谓的贤妻良母角色的”。深受文珍观点的启发,邓安庆顿悟到现实中和小说中的一个男性特点,即“男人在希望得到女人原谅时,会展露出一个天真的小男孩的样子;在做错事寻求原谅时,会感觉在女性母性的目光注视之下,自身得到一种净化”。两位嘉宾在故事之外,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两性解读视角。

被问及最为喜欢和惊喜的篇目,邓安庆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天堂里上帝的眼睛》。这个讲述一对英国夫妇或称情侣在二战六年后去一个德国村庄——战胜国的国民去战败国的村子——旅游的故事所捕捉到的两国国民的内心情绪,让他觉得就像“你睡在床上,总感觉下面有什么东西扎着你,你仔细摸摸又没有,但是一躺下去又扎着你,就那种很细很细的扎人的东西,那些东西是隐藏在厚厚的棉被之下的东西,但是能感受到”。同时,同为写作者,他体会到莱辛写作这个故事时可能会有的艰涩时刻,以及为顺利推进故事,莱辛可能有过的愁苦与兴奋,这种感同身受的阅读体验让他更为珍视这个故事。文珍则选择了《恋爱的习惯》一篇,她“感动于一个女性作家对另外一个性别的理解”,莱辛在故事中所展现的“平等、理解和温柔到现在看起来都是很前卫的一种女性主义的观点”;此外,故事里“还是有一种相信,相信两性沟通是可能达到的,这个理解是可能发生的”。

活动开始前,有读者发问多丽丝·莱辛来北京了么?应该有不少人跟这位读者一样,内心始终觉得莱辛从未离开,即便事实上她去世至今已七年有余。相信只要人类不灭,莱辛和那些伟大的文学传统上同样杰出的文学巨匠们就会因他们的作品而永远与我们同在。唯愿更多的读者通过莱辛的短篇小说,走进莱辛的丰富世界。这位“年轻而睿智、年老而叛逆”的小说家在过去的岁月里“温暖过也激怒过全世界的人们”,并将继续引领我们走向未来。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