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20日,中国电影行业复工复产以来,在《八佰》《夺冠》《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等电影的助力下,仅仅4个月,便创造了150亿元的电影票房纪录,中国首次成为全球票房第一的电影市场,这不仅是中国电影业快速复苏的验证,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人砥砺前行,精诚团结的精神面貌,以及透过他们传递出的对中国电影的信心和希望。
【数据说话】 4个月,150亿票房
复工后,中国电影市场复苏的节奏和步伐都很平稳。
从7月20日全国影院复工到9月30日,全国影院共产出票房60.4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36.92亿元,市场恢复至近44.18%。
进入10月后,在国庆档期《我和我的家乡》《夺冠》《一点就到家》等主旋律影片,以及国漫《姜子牙》等电影的助推下,中国电影市场在10月1日至7日共产出票房36.52亿元,档期内已经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2%。
截至10月底,据国家电影专资办的数据显示,在中国电影市场影院放映还需遵循上座率不超过75%防疫规范的前提下,2020年10月全国电影市场共产出票房63.51亿元,共吸引1.65亿人次观影,不仅票房产出远超2017年和2018年同期,也追近2019年10月同期的83.16亿元,其单月票房和观影人次还创造了今年全球单一市场的新纪录。
与此同时,来自灯塔专业版的信息显示,自7月20日复工至10月底,全国影院上座率从月均6.4%升至14.1%,也逐步恢复往年正常水平(2019年10月影院上座率为16.9%)。到11月底,仅仅4个月的时间便创造了150亿元的电影票房纪录,这让中国首次成为全球票房第一的电影市场。
不仅如此,在10月中下旬,各大影视板块的上市公司也纷纷公布了其第三季度财报,根据财报中披露的信息显示,虽然大部分影视企业在第三季度还是处于亏损状态,但相对于第二季度来说,情况已经出现好转。
【第一梯队】
31.13亿!《八佰》担起救市大任
记者打开2020票房总榜看到,位列第一的是《八佰》。该片8月21日上映,正是影院复工满月的日子,作为一部大体量商业巨制,它的定档带着强烈的复苏信号,给观众和电影业巨大的信心和希望。
《八佰》取材淞沪会战的一役,谢晋元奉命率队驻守上海闸北四行仓库,为了迷惑敌人,他对外宣称有八百人,史称“八百壮士”。四行仓库保卫战是史上首次被“围观”的战役,影片凭借恢弘战争场景,以及宏大战场下立体动人的芸芸众生相。
在《八佰》上映的第11天,其票房突破19亿,是2020年全球首部连续十天票房过亿的电影。
而另一层意义更为重大,作为今年复工后首部破10亿的电影,《八佰》打破了多项票房纪录,并有效拉动影院复工,使影院复工率升至87%,为电影市场复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八佰》也引发《好莱坞新闻前线》《福布斯》《综艺》《好莱坞报道》等海外权威媒体的高度关注。《好莱坞新闻前线》称“全球范围内,《八佰》是自影院重新开放以来票房最高的一部电影。”
《八佰》的成功为整个电影市场开了一个好头。随后不久,《姜子牙》《夺冠》等大体量影片陆续宣布定档国庆,《八佰》所提振的市场信心,渗透进更多影片的定档步伐及影院的复工脚步中。
《我和我的家乡》再创票房佳话
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和我的家乡》的主题非常应景。从5个单元故事来看,就是东南西北中、从城市到乡村的变化,这个变化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令人捧腹也让人动容。
《我和我的家乡》以五地代表全国,五组导演根据自身特点及兴趣出发,奔赴五地,最终形成《北京好人》(宁浩)、《天上掉下个UFO》(陈思诚)、《最后一课》(徐峥)、《回乡之路》(邓超&俞白眉)以及《神笔马亮》(闫非&彭大魔)五个单元。
作为喜剧主旋律电影,该片的成绩也相当不错,票房28.23亿元,位列今年票房总榜第二名。其姊妹篇《我和我的祖国》的票房为31.71亿元。
有《我和我的祖国》的成功在前,《我和我的家乡》还能再创票房佳话,实属不易。《我和我的家乡》主打喜剧,但泪点也不少,五个单元故事的主角大多有原型,其中范伟、邓超、沈腾的角色分别对应的是乡村教师、治沙英雄、扶贫干部。
《我和我的家乡》的故事更多地将镜头放在了农村。有的呈现了农村医保的发达程度,有的将故事背景建立在苗乡,也有的讲述的是乡村教师的故事,有的回溯了陕北农村的治沙往事,还有的主人公是一位投身农村建设的村支书,五个单元其实也共同构建了一幅全面小康下的乡村巨变全景图。
《姜子牙》没能延续“哪吒”爆款
去年爆款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结尾处,一声“姜子牙”,揭示出国漫打造“封神宇宙”的雄心,瞬间引爆观众情绪。鉴于“哪吒”以破50亿元的票房佳绩以及良好口碑,《姜子牙》顺理成章成为今年国庆档首部预售票房破亿元的国产片。
然而,在该片在故事的讲述上,与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异曲同工的“用自己的方式成为神”,却没能找到合适的情感向、生活化“落点”,貌似宏大的主题最终没能激发观众的内心共振。倒是正片结束后,一段哪吒全家出场给“姜叔叔”拜年的彩蛋成为了全场最佳,而这,也恰恰反映出接地气的生活化叙事对观众的吸引力。
同时,该片最多的差评集中在过度捆绑“哪吒”等国漫天团上。过度的联动营销,反而为《姜子牙》带来了极大的反作用力,很多观众表示,“有种被诓进了影院的感觉”。
因此《姜子牙》没能延续“哪吒”的爆款效应,最终仅收获票房16亿。
《金刚川》每个环节都体现了“中国速度”
毫无疑问,抗美援朝电影《金刚川》是一部“特殊”的电影。从立项到投拍,从摄制到公映,都体现了“中国速度”。该片10月23日上映,票房为11.19亿元。
该片的主创人员近期在海南国际电影节上还透露,由于确定了最终上映的时间,所以这部影片的拍摄、制作时间非常有限——10天的剧本创作,22天的紧张筹备,33天的投入拍摄,拍摄期间经历过台风、洪水种种困难,这背后是全剧组常驻5000人不遗余力的日夜奋战,最终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样一部剧作过硬、制作精良的电影作品。
用光影铭刻历史、用演绎致敬英雄,正是电影《金刚川》的意义和价值所在。马上要上映的纪录电影“我们和《金刚川》”,不仅详细地揭秘了《金刚川》拍摄过程,也将带我们见到一群电影的“幕后功臣”:从导演、演员、灯光师、道具组、化妆组,甚至到特殊演员(残疾人演员),几乎每一个参与电影环节的工作人员,他们的故事,都被记录下来,看点十足。
【第二梯队】
《夺冠》《除暴》等成绩斐然
记者看到,以上4部是票房破10亿的电影,而《夺冠》《除暴》《我在时间尽头等你》等“第二梯队”的国产影片均破5亿。
电影《夺冠》讲述了中国女排的故事,彰显了不屈不挠的女排精神,该片还将代表中国内地角逐第93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原最佳外语片)。此前该片刚获得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等三项大奖。
而《除暴》由王千源、吴彦祖主演,电影取材于震动全国的真实故事,讲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王千源饰演的刑警钟诚受命追捕悍匪集团“老鹰帮”,“老鹰帮”犯下惊天连环劫案,吴彦祖饰演的首领张隼更屡次恶意挑衅警方。数年间,警匪之间数度上演紧张刺激的较量。在影片取得良好票房成绩之际,12月3日,《除暴》续集《除暴2》发布概念海报,正式官宣。续集继续由英皇电影出品,原班人马打造。
【展望】57部电影造就“最强12月”
随着跨年将近,电影市场迎来了圣诞节、元旦跨年两个节日档期,12月就有57部电影上映,阵容可以说是整个2020年的最强月。
12月到目前已经上映了不少电影,其中不乏《赤狐书生》《宝可梦:超梦的逆袭 进化》等大制作,还有喜剧电影《沐浴之王》等。
本周将迎来第二阶段的重磅电影,即12月18日将上映的《神奇女侠1984》和《紧急救援》。如果从电影映前大众预期来解读,这两部作品应该是整个12月中最称得上“实力派”的作品。
在迪士尼《花木兰》折戟后,华纳兄弟的《神奇女侠1984》就成了整个好莱坞商业大片在2020年的“独苗”,目前该片先期口碑已经解禁,美国媒体、影评人几乎清一色给出极佳的口碑评论。该片在北美同步网络上映,也被视为今年电影行业的重大事件。因为疫情因素,《神奇女侠1984》全球票房恐怕很难超越前作,但在中国内地应该有很大概率超越前作6.1亿元的水平。
【多说一句】 幸好,有电影
2020年,对于影视行业来说,是极其复杂的一年,大家经历了电影院的停工与复工,也见证了很多电影的改档和撤档,不少令人期待的电影没能如约而至,但也有不少电影勇敢地提档相见。
年初时,所有人都想让糟糕的2020年赶紧过去,可到了临门一脚时,又不由感慨时间飞逝,然而“幸好,有电影。”
随着“最强12月”过半,喜剧、好莱坞大片等纷纷登场,电影市场必将持续红火。接下来将火拼的是春节档,也是全面拉动电影市场的关键时段。2018年、2019年春节档票房分别达到57.7亿、59亿,两年各诞生了三部15亿+影片。
另外,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每逢春节档,都有近15%的票房占比从一二线城市下沉至三四线。春节档仍将是票房极速释放的最佳档期,令人欣喜的是,2021春节档同样将有多部佳片登场。
从目前的“想看”数据维度来看,《唐人街探案3》凭借超强的热度已基本宣告坐稳“3+1”中的一席,此外《刺杀小说家》《新神榜:哪吒重生》《侍神令》《你好,李焕英》《熊出没·狂野大陆》《人潮汹涌》等多元题材类型影片将展开角逐,共同陪伴观众迎接中国电影的又一个春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苏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