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南京600多所学校都在开展这项活动——
来源:紫牛新闻
2020-12-10 18:36:23

“哭墙告诉菊花,历史是燃烧的火把,我辈当擎着光芒圆梦中华。”12月10日下午,2020年国家公祭宣传教育活动在南京市石鼓路小学隆重举行。近期,学校开展了学习国家公祭读本《血火记忆》、创作三行诗、制作公祭小报、版画印刷等多种形式的国家公祭宣传教育活动,让孩子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据了解,南京市600多所中小学近两周内都在开展国家公祭宣传教育活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当天,全市各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以及秦淮区各学校德育副校长来到石鼓路小学报告厅观摩了《共同的记忆  共同的使命》主题公开课和主题教育活动。公开课由南京市石鼓路小学思政教师王文执教。她带领学生捧读公祭读本《血火记忆》,探究民族之殇,引导学生牢记历史,珍爱和平,是为了家的幸福,国的强大,民族的复兴,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由南京市石鼓路小学思政教师刘鸣主持。学生们通过研学纪念馆、寻访丛葬地、参加幸存者家祭活动,用实际行动让爱国的种子生根发芽。

接着,来宾们走进石鼓路小学版画博物馆“烽火岁月的嘹亮号角”主题版画体验区。石小的老师和同学向大家介绍了抗战时期,青年版画家们创作的版画作品。李桦的《怒吼吧!中国》、王琦的《跃马杀敌》、彦涵的《当敌人搜山的时候》等版画作品不仅揭露了侵略者的残酷暴行,更充分表达出中国人民的满腔愤怒和全民奋起的抗日勇气及爱国精神。版画,不仅见证了抗日战争年代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也见证了南京市石鼓路小学“立美教育”的发展历程。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学校率先将版画教育引入课堂,在此期间,李桦、王琦、彦涵等老艺术家们对学校版画教育的发展给予了莫大的关心与支持。经过三十余年的深耕,版画所承载的美育基因已融入一代又一代石小孩子的血液。

从立美课堂到立美修德,南京市石鼓路小学一直将学生的道德教育、品格提升放在首位。学校以《道德与法治》等国家课程为主体,以基于乡愁文化和版画教育的特色活动为拓展,构建适切于儿童道德成长的课程新样态。本次国家公祭宣传教育活动既是石鼓路小学“家国情怀”主题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品格提升工程的阶段性成果呈现。

“我参加了寻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活动,此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先队员,一定要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四(5)班的王诗涵说。

“2017年,我参加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80周年幸存者遗属‘家祭’活动,听到两位奶奶讲述自己的故事,说自己的命是捡回来的,我们好多小伙伴都忍不住流下了泪水。在和平年代成长的我们,一定要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血泪教训,好好学习,建设我们的国家。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才有尊严,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六(4)班的迟骋说。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