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扬子时评

紫牛快评∣“放水”当放生是把无知当“功德”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4-14 22:33:45

4月13日,重庆有网友发视频称,多名男女在李家沱码头往长江里“放生”矿泉水,留下一地矿泉水空瓶。重庆李家沱街道办工作人员称,现在长江处于禁渔期,不能任意放生,所以有人就选择了倾倒矿泉水的方式祈福,“今后将制止这一不文明行为”。

放生原指赎取被捕之鱼、鸟等诸禽兽,再放于池沼、山野之中,以此积累功德。网上有传言称,矿泉水里带有八万四千只“虫子”,放生矿泉水就能挽救这些生命,实际上这种说法毫无科学依据,早有媒体辟谣。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别说所谓的“虫子”,即便是微生物,一瓶500毫升的矿泉水里也不能超过100个,还远远没有空气里的微生物多。

显而易见,合格的矿泉水捐赠给需要的人群,物尽其用即是善举,倾倒江中不仅白白浪费了资源,现场留下一地空瓶也容易污染环境。此外,尽管往江中倒水并未违反禁渔期规定,但长江生态保护早已深入人心,往长江“倒水”难免会引发公众对所倒的水是否清洁,是否会引发水污染的质疑与担忧。

奇怪的是,如此降智的“放生”闹剧,近年来却在广东、青岛、宁波等地多次出现。这背后是否存在不为人知的利益链条?是否有人披着放生祈福的外衣,实则开展诈骗等违法活动?有关部门应该好好查查。重庆李家沱街道办工作人员称,此次“放生”矿泉水系当地首次发现,正溯源追查组织者,有最新调查结果将第一时间向社会通报。

评论员 陈永辉

校对 盛媛媛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