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客”入住县城酒店,回家理应是各得其所的
来源: 封面新闻
2025-02-06 16:53:37
蒋璟璟
游子过年返乡,在父母或亲戚家中留宿,是再寻常不过的场景。这份亲密无间,曾被视为亲情的鲜活注脚,也是无数人心中过年最温暖的模样。然而,近年来,“过年返乡住酒店”的现象悄然兴起,越来越多游子选择在春节期间住进酒店。”据悉,春节期间,多地县城酒店被“挤爆”,“返乡客”住县城酒店,正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中新社)
过年回家住酒店,其实已非新事物。去年春节期间,“过年回家不住家里住酒店”的话题,就曾冲上社交平台热搜。从今年反馈的信息看,这一新模式,还有进一步被确认之势。“回家住酒店”,这本身就像是有内在悖论的奇怪词句。这个语境中,“家”到底是回了还是没回?似乎是回了,又似乎没回。但是,若是把“回家”与“住宿”剥离成两件事,一切好像又能自圆其说了。
“回家”的复合含义,很长时间以来,都为人所忽略,或者说没有被真正地详究其里。需要厘清的是,作为内心归宿、成长环境、家庭港湾的“家”,与作为住宿空间、居住场所的“家”,其实是两个概念。多数时候,这两个概念是自动叠合的,但却并非总是如此。有些“老家”就在那里,其是理所当然的“家宅”,却未必满足当下的居住需求。与其委屈迁就,倒真的不如去住酒店来得自在。
“返乡客”入住县城酒店,都有着很实际的原因。有“新家人”的融入问题,有生活习惯的适应问题,还有对于私人空间和边界感“理解不同”的问题。对于一些人来说,回家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但是“住在家里”却可能是一件需要勉强自己的事情。其实,不少人由于常年在外,老家的房间多疏于打理,其居住体验并不尽如人意。横向对比,住酒店,自然成了一个有吸引力的选项。
拖家带口地回家,需要顾虑的因素,无疑更多。回家住酒店,看似让很多问题迎刃而解,但相应地也可能衍生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说长辈们的不理解,亲戚们的狐疑与闲话等等。但说到底,真正的家人,终究是最为彼此着想的。就减少摩擦、提升回家欲望、增加团聚频次来说,若是“住酒店”能够带来显著的正向效应,又何妨一试呢?人回,心回。回老家,理应是心有所安、各得其所的,而不是因为要将就而心生抗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