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游多日”激发文旅新活力
来源: 泰州新闻网
2025-08-20 20:52:00
近日,有网友建议河北承德在避暑山庄景区推行“一票多日有效制”。这一建议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事实上,国内多地景区已陆续推出类似措施。比如,广西A级旅游景区于2025年3月17日开始实施“一票3日使用制”;安徽黄山近期将门票有效期延长至3天;江西庐山景区自2023年9月1日起实行“一票多次多日使用制”,7日内有效。
近年来,在“扩大内需战略”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双轮驱动下,国内旅游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民众对“有品质、有温度、有内涵”的出行需求愈发迫切。在此背景下,多地景区推出的“一票游多日”制度,不仅是响应“提振消费信心”的务实举措,更成为落实“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要求的生动实践,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票游多日”既是提升体验的“民心工程”,也是激活业态的“关键抓手”。从倡导“让游客慢下来,与风景深度对话”,到践行“以服务精度提升消费热度”,各地景区在实践中探索的经验,正通过这一制度转化为可持续的发展动能。它顺应了旅游消费升级的趋势——让游客不必为赶行程走马观花,得以从容品味山水灵韵、触摸文化肌理,既让“深度游”“慢旅游”从概念变为现实,也为景区赢得了口碑与客流的双重增长,实现游客体验与景区发展的良性循环。
没有优质旅游体验的“好风景”,就没有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好前景”。旅游业是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中国人民自古就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精神文化层面需求越来越突出,更加期待书生意气的研学和家国天下的旅行。广大游客的品质需求正在倒逼旅游供给侧创新和结构优化,依托山山水水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建景区、收门票的传统旅游发展模式,正在被科技研发、文化创意、场景创建驱动的现代旅游发展模式和新业态所取代。旅游业更要将“提升体验”放在首位,“一票游多日”正是这样的创新实践。它让游客有充足时间发现景区的多元魅力,也倒逼景区丰富业态供给,形成“留客”与“迎客”的正向互动。
这种“时间自由”带来的乘数效应,在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尤为显著。黄山风景区实施“门票3日内有效”后,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5天增至2.8天,非门票收入占比从35%升至58%,既让云海松涛有了被细品的从容,也让山间民宿、特色餐饮等业态迎来爆发。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实体”双轨制票更具新意:先通过数字展厅饱览洞窟全景,再深入实体洞窟参观壁画细节。这种设计使游客对壁画历史的知晓率提升58%,“回头客”增长3倍,在保护文物的同时,让千年文明真正走进人心,真正实现了“风景之外,体验加分”。
当“一票游多日”打破了“门票经济”的短视,让风景成为承载文化、连接情感的媒介。当游客在黄山的晨雾里读懂水墨意境,在莫高窟的壁画前触摸文明脉络,这种深度体验所催生的,是对目的地文化的认同与热爱。“一票游多日”正重塑旅游与社会的关系:它让景区从“打卡点”变身区域经济的“发动机”,带动交通、住宿、文创等产业链协同发展;让文化传承从被动保护变为主动传播,通过游客的深度参与实现活态延续。当旅游业真正以“人”为核心,以“体验”为纽带,便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出一条兼具经济价值与人文温度的康庄大道。(袁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