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热爱点亮别样赛场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5-08-18 09:25:00
![]() |
艺术与体育舞蹈类项目 中国队运动员付裕在自由式轮滑男子速度过桩决赛中。 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摄 |
![]() |
艺术与体育舞蹈类项目 中国队运动员商春松在跑酷女子自由式决赛中。 本报记者 巩 晗摄 |
![]() |
球类项目 中国队运动员(左)在腰旗橄榄球比赛中。 本报记者 蒋雨师摄 |
![]() |
球类项目 西班牙队守门员(右)和队友(左)在沙滩手球男子铜牌赛中。 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摄 |
![]() |
潮流类项目 中国队运动员张茂竹在摩托艇男子动力冲浪板决赛中。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摄 |
![]() |
潮流类项目 中国队运动员在团队飞盘比赛中。 环球时报记者 崔 萌摄 |
![]() |
武术类项目 乌兹别克斯坦队运动员在武术女子南拳—南刀决赛中。 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摄 |
![]() |
武术类项目 越南队运动员(右)在武术散打男子56公斤决赛中。 王 效摄 |
![]() |
精准类项目 中国队运动员白雨露在台球女子斯诺克6红球比赛中。 本报记者 蒋雨师摄 |
![]() |
精准类项目 斯洛文尼亚队运动员在大金属地掷球混合双人连续抛击资格赛预赛中。 新华社记者 张丽芸摄 |
![]() |
力量类项目 法国队运动员在力量举女子经典轻量级决赛中。 新华社记者 梁 旭摄 |
![]() |
力量类项目 瑞士队运动员在女子室外拔河500公斤级比赛中。 陶 轲摄 |
大赛有期,运动不止,热爱无限。
8月17日,2025年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在四川成都落下帷幕。本届世运会包括艺术与体育舞蹈类、球类、武术类等项目,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36金17银11铜,位列金牌榜与奖牌榜第一。
火炬虽已熄灭,赛场内外呈现的精彩与温暖、包容与多元,将继续照亮世界。
胜负只在一瞬,极限未有边界。碧水之中,波兰队运动员科泽尔斯卡闭气潜水222.5米夺金,并将自己保持的自由潜水女子动态无蹼项目世界纪录延长了8.5米。骄阳之下,墨西哥队运动员安娜希·阿尔瓦雷斯·科拉尔在奔跑中意外摔倒,仍以不放弃的姿态,在铁人两项女子个人比赛中以0.02秒逆转夺冠。绝壁之侧,中国队名将邓丽娟以领先队友覃于妹0.01秒的优势,摘得攀岩女子速度个人赛金牌。
拼搏之外,温情满满。泰拳女子60公斤级1/4决赛激战正酣,匈牙利队运动员阿德尔意外受伤,比赛因此终止,中国队运动员韩鑫主动向对手送上温暖有力的拥抱。蹼泳男子50米屏气潜泳决赛落幕的一瞬,上届冠军、中国队运动员张思骞和本届金牌得主、韩国队运动员申明俊相视而笑,两人伸出手紧紧相握。垒球男子赛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按下“暂停键”,赛事组委会智慧处理,成就“双冠”佳话。
“小众”不小,气象万千。借世运会之机,皮艇球、浮士德球、滑水、短柄墙球等项目开始为大众所知。源于中国的武术、龙舟等传统项目,迎来世界各地的高手,在更广阔的天地焕发活力。残疾人柔术与残疾人自由潜水等项目的加入,为这项拥有44年历史的体育盛会增添人文亮色。各地爱好者前来观赛,助力“小众”项目不断“出圈”,也为全民健身提供更丰富的选项。
体育项目或许有“大众”“小众”之分,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运动的执着,没有区别。通过成都世运会这扇窗,我们感受到体育的无限可能,更向世界展示了蒸蒸日上的魅力中国、活力中国。
(本报记者 陈晨曦)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18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