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微史记

小岱读史 | 黄观:明朝的旷世奇才

来源: 紫牛新闻

2023-10-31 16:59:31

在南京的秦淮河畔,曾经建有黄公祠与黄公桥,这个“黄公”是何许人也?说起来还挺令人震惊,他是明朝的旷世奇才黄观,他在出仕时就才名满天下,创造了连中“六元”的奇迹。

黄观的启蒙老师叫黄冔,黄冔在元朝官至翰林待制,他博学明经,尤善诗文,但后来却以一介汉儒的身份为蒙元殉葬。这个事情给了黄观很大的震撼,也对他的人生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黄观中状元后,朱元璋对他极为赏识,五年后便任命他为礼部右侍郎,临终前还叮嘱孙子朱允炆:“黄观是个难得的人才,人品更是贵重,你当皇帝后,一定要重用他!”

朱允炆自然是听话的,他称帝后,提拔黄观为右侍中,并且让他与方孝孺等人一起议论国事,他们首先讨论的就是削藩王事宜。这等于是动了朱允炆皇叔们的奶酪,尤其是燕王朱棣,在他看来,朱允炆的皇位就该是他的。据载,朱棣在朱允炆的朝堂上,向来都是蛮横无理,时常摆出摆出倚老卖老的姿态对朱允炆说:“我的大侄子啊!皇叔我身体抱恙,就不给你行大礼了!”与其说是事先打招呼,不如说是道德绑架,朱允炆也不好说什么,朝中大臣更不敢言,此时黄观站出来了,当面顶撞朱棣:“虎拜朝天,殿上应尽君臣之礼,龙须垂地,宫中再叙叔侄之情。”这个话说来以后,等于是打脸朱棣,朱棣就在他心里的黑名单上添加了黄观。

到了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朱棣以讨伐齐泰和黄子澄为名,在北平举兵造反,黄观从小深受老师黄冔的影响,他为人很刚直,于是就代表朝廷起草了一封诏书。大才子起草诏书的语言是很辛辣的,他指责朱棣被忤逆无礼,要求朱棣停止叛乱,亲自到南京来谢罪认罚。无奈黄观文章写得再好,对于朱棣来说就是个笑话:反正我已经造反了,横竖是死,为何不放手一搏?还有黄观,你给我等着!

朱棣领兵打仗是个好手,加上朝廷里有内应,他直逼京城(今江苏南京),黄观当时也在平叛的队伍中,但他们都不是朱棣的对手,很快朱棣就夺取了皇位。在朱棣称帝后,朝廷公布了“文职奸臣”的名单,总有有25个人,黄观排第六。不仅如此,朱棣还派人把黄观的妻子翁氏以及他们的两个女儿分别配给了三个家奴,以此用来羞辱黄观。黄观的妻子翁氏也是个刚烈的女子,趁着家奴三人酒醉时,她带着两个女儿以及其余眷属总共十个人,一起跳下了秦淮河……在黄观的妻子翁氏及女儿投河自尽以后,她们的尸体漂到了陡门桥下,当时的南京百姓见状觉得可怜,于是就用棺材将她们的尸体收敛起来。数年后,遗骸被埋葬于赛洪桥(今南京赛虹桥)。

而黄观呢?他的死也极为惨烈。在朱棣攻打南京城时,当时的他还在长江上游平叛,到处求支援,一直等到家童来报信,他才得知朱棣已经称帝。黄观见大势已去,平叛无望,而他更不会在朱棣的朝堂上苟且,朱棣也容不得他……那一刻,黄观坐在船上,他无比绝望。他想起了自己幼年时的启蒙老师黄冔殉葬的那些往事,不由地悲从中来,最终,他也走上了老师选择的那条道路。夕阳西下,黄观穿好了朝服,仰天痛哭,他面向着东方叩完三拜,投江自尽,一代英才的一生就此结束。

但朱棣对黄观那是恨得牙痒痒,在收到那封诏书时,他发誓以后要将黄观“食肉寝皮”。朱棣认为黄观的投江自尽有些蹊跷,于是下令搜捕,大肆杀戮黄氏族人,黄氏几乎是灭族之灾。而当初与黄观稍微走得亲近的,或是有那么一点点往来的朝中官员,也都遭到了贬谪,其中共牵扯到了一百余人。即使是这样,朱棣还是觉得不解气,他又把黄观从登科录上划掉,剥夺了他的状元名号。一直到了万历二十四年,才恢复了黄观的名誉。为了纪念这位忠勇的名士,后世的南京人们曾在清朝的秦淮河畔建了黄公祠与黄公桥,后在南京翠屏山还发现了黄观的衣冠冢。

金陵小岱

【“小岱读史”为南京作家金陵小岱专为紫牛新闻“微史记”开设的专栏,金陵小岱著有畅销书“文物里的故事”系列。】


校对 王菲

相关新闻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