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少年志

【2025南京中招名校联播】南师附中秦淮科技高中:共享南师附中资源,学生100%参加科创活动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06 13:09:00

随着2025年南京中考成绩的揭晓,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情况,合理填报志愿。7月5日,扬子晚报特别推出“闪亮的未来·2025南京中招面对面”融媒直播,本场我们特别邀请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秦淮科技高中副校长刘少青和副校长吴婕,为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支招。

共享南师附中优质资源

让每一个学子卓越发展

作为江苏省第一所以“科技”冠名的公办优秀四星级普通高中,南师附中秦淮科技高中由南京市教育局、秦淮区人民政府、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三方合作共建,纳入南师附中办学联合体统一管理,共享南师附中多方面优质资源。

刘少青副校长在直播中介绍,办学6年来,科高学子得到了充分而卓越的发展。2022年首届毕业生“黑马”突起,第一年就在南京市普通高中发展性评估中获得“突出贡献奖”;2023届强势推进,再获“突出贡献奖”、区长质量奖;2024届办学成果优异,连续三年荣获“突出贡献奖”;2024年荣获全部8项大奖,实现了“大满贯”;2025届高考,学校在特长生培养、高分学生、高分段人数等各项指标均取得进一步突破。

刘校长表示,学校秉持南师附中的优秀传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致力于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不论学生是文科突出还是理科见长,在附中科高,都能实现“人人卓越”。

学生100%参加科创活动

附中科高学子备受高校青睐

据了解,目前,南京所有“985”“211”及“双一流”高校,均在附中科高挂牌优质生源基地。2025年,学校入选江苏省“中学生英才计划”,成为南京市7所高中之一;香港理工大学给予附中科高“2025校长推荐计划”5个名额;学校还与东南大学合作共建“吴健雄班”;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启动大中衔接、学分互通。

作为以“科技”冠名的学校,附中科高贯彻面向未来、多学科融合、强化实践与创新的“大科技”教育理念,所有学科都密切关注科技教育,所有活动都围绕科技、突出科技、体现科技、渗透科技,致力于构建跨学科融合的教育生态,培养科高学子的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感。

附中科高是全国科学联盟首批理事单位,获批第二批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获得这一殊荣的南京只有6所高中。科高学子在各级各类科创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全校100%的学生参加过科创活动,有超过500人次在各级科技类、学科类比赛中获奖。学校首届毕业生毕景云摘得全国科创大赛桂冠,入读香港理工大学后于国际研讨会发表创新成果,成为“香港高等教育史上首位获此殊荣的本科生”。

填报支招

2025年附中科高招生计划在去年650人基础上增加到670人。学校统招生、特长生面向全市招生;指标生面向秦淮、玄武、建邺、鼓楼、栖霞、雨花台六区。

近三年,学校的录取市排名分别是8443、8698和9345名。2025年,按照平行志愿填报规则,学校理性判断,今年预估最低录取位次在11000名左右,存在动态调整的情况,请家长与学校保持积极的沟通。

新学年,学校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业水平和学习能力,确定不同教学定位,组建“英才班”“栋梁班”“严济慈班”和“东大吴健雄班”三个层次四种特色班型。“东大吴健雄班”是在“严济慈班”的基础上,依托学校与东南大学的深度合作,由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副院长担任班主任,东大教授与优秀学生定期来校授课交流,整合两校优质资源,深化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

志愿填报要遵循“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策略。对于成绩位次不错的学生,可以“冲一冲”;对于分数可能“压线”的考生,鼓励大胆地填报,指标生和A志愿双填报,同时BC志愿填报,拉开档次,确保录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晨

少年志编辑:顾茜敏

编导:徐彬雯

拍摄:吕志 高一鑫

剪辑:高一鑫

美编:王亚男

导播:罗皞 熊越 吕志

主播: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