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到社区,南航 “筑梦童行” 八载播撒科学火种暖人心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24 07:14:00
每年的暑假,既是孩子们期盼已久的欢乐时光,却也让不少双职工家庭陷入 “看护难”“教育荒” 的困境。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筑梦童行” 团队创新推出 “安全看护 + 科学启蒙” 服务模式,走进南京龙蟠里社区、三条巷社区、淮海路社区及雨花台贝特幼儿园,将延续八年的公益火种播撒在南京的大街小巷。
这支满载科普初心的实践团队诞生于 2018 年,他们在重庆石柱县东木坪小学开设了第一堂科学课,志愿者们用一个个妙趣横生的科学问题,点燃了乡村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渴望。此后八年,团队足迹遍布广西、江西等地的 7 所乡村学校与特殊教育学校,精心打磨出涵盖航天航空、自然科学等领域的 50 余门特色课程。通过趣味实验与互动教学,他们为山区孩子推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窗户。
2022 年起,团队在南航能源与动力学院中科协“翱翔之翼”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的指导和支持下,积极响应属地需求与 “爱心暑托班” 项目号召,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城市社区,将服务时间扩展到全年,开启科普服务的全新篇章。从最初的 2 个社区试点,到如今辐射 4 个社区,团队在延续乡村支教热情与初心的同时,不断探索适配城市孩子的科普模式,实现公益服务的迭代升级。今年暑期,近 40 名南航志愿者化身 “科学导师”,将深奥的 “三航” 知识转化为孩子们触手可及的奇妙体验:动手制作气球动力车,在趣味拼装中探索火箭反冲力的奥秘;操控磁悬浮小球在轨道上轻盈滑行,直观感受 “同极相斥” 的物理魔力;在 “色彩大爆炸” 实验中见证化学变化的神奇,通过 “大象的牙膏” 实验体验催化剂的奇妙作用;用纸箱拼装星座投影仪,让北斗七星的光芒在教室绽放;制作三球模型模拟日食奇观,解锁天文现象的科学原理…… 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科普实验,如同一个个科学火种,点燃了孩子们探索未知的热情。
“南航‘筑梦童行’团队的到来,极大充实了社区暑期教育资源。” 社区负责人如是评价,“他们带来的科学课程,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汲取知识,在实践中培养探索精神与创新思维,为社区教育注入了鲜活活力,切实推动了青少年素质教育发展。” 这正是团队坚守的初心 —— 探索青少年科普的可持续模式,让科学启蒙成为孩子成长中最闪亮的底色。
从山区乡村斑驳的黑板到城市社区明亮的课堂,从孩子们仰望飞机时澄澈的眼神到操控磁悬浮轨道时自信的指尖,八年间,变化的是服务场景的经纬度坐标,不变的是一代代 “筑梦童行” 志愿者投身青少年科普的赤诚初心。如今,在社会需求与政策号召的双重驱动下,“筑梦童行” 的接力棒正在不断传递,青年担当融入社区的每个角落,科学的光芒正照亮更多孩子的暑假成长路。
通讯员 郑书冉 吴思仪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杨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