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牙日|藏在“糖罐子”“体重秤”里的牙齿健康密码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8 20:14:00
9月20日,第37个“全国爱牙日”如期而至,今年“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的主题与去年一保持致,再次凸显了口腔与全身健康的紧密联系,但是“减糖控体重 护牙促健康”成为今年的副主题。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主任周俊波将为我们解密藏在“糖罐子”“体重秤”里的牙齿健康密码。
视觉中国
减糖控体重,是在给牙齿“拆炸弹”
口腔本来就是一个有菌的环境,比如变形链球菌会分解糖(尤其是精制糖,如蔗糖)代谢产生酸性物质,会导致牙齿最外层的坚硬组织——牙釉质的矿物质流失。若长期反复受到酸的腐蚀,牙釉质会逐渐破坏,形成龋齿。周俊波主任介绍说,减糖能直接减少细菌的“食物来源”,降低酸性物质的产生量,从而减轻对牙釉质的腐蚀。同时,糖的粘性会使其在牙齿表面停留较长时间,减糖可缩短糖在口腔中的停留时间,减少细菌持续作用的机会。
科学减重可以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此类食物对牙齿的损害是龋齿产生的主要诱因之一。周俊波主任说,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风险因素,糖尿病会削弱免疫系统对牙周病原体的抵抗,导致牙周病进展加快。“减重有助于降低胰岛素抵抗、控制血糖,间接减少牙周病的发生风险。”
肥胖也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主要病因之一,该病会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出现夜间口干等问题,而唾液具有中和酸性物质、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减重可减轻相关症状,增加唾液分泌,降低龋齿和牙周病风险。此外,周俊波主任建议减重时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和维生素(如维生素C)的食物摄入,因为食物纤维能通过咀嚼机械性清洁牙齿表面,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牙龈结缔组织的完整性,预防牙龈萎缩。
牙齿不健康,全身都遭殃
牙齿和全身健康的关系,就像“多米诺骨牌”,一颗牙齿出问题,可能会连累整个身体。比如牙周炎,细菌会通过牙龈出血的微小创口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周游全身”。“牙周病引发的慢性炎症可能导致动脉硬化和心脏病。血糖控制不佳时,容易引起口腔疾病的患病风险,而如果牙周病未得到及时治疗,也可能反过来导致血糖增高。牙齿感染还会增加患肺炎的风险,尤其是老年人。”周俊波主任说。
再比如缺牙,很多人觉得“掉颗后槽牙不影响吃饭”,这种想法大错特错。缺牙者无法充分咀嚼果蔬,长期下来膳食纤维和维生素B族摄入不足,肠道蠕动变慢,可能引发便秘,蛋白质消化吸收也打折扣,免疫力跟着“滑坡”。未经充分咀嚼的食物进入胃里,增加肠胃负担,黏膜长期受损,疾病自然找上门。
很多人还有一个误区,就是以为牙齿疼起来“忍忍就好”。殊不知,即使是轻度牙疼,也会让你在吃饭时小心谨慎、工作时频频走神、睡眠质量直线下降。而长期睡不好,情绪也变得焦躁,一点小事就想发脾气,整个人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养成三个好习惯,护牙可以很简单
呵护牙齿,除了减糖控体重,周俊波主任还介绍了三个简单的护牙小习惯:
一、每天用巴氏刷牙法刷两次牙。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前各一次,每次3分钟,尽量覆盖到每颗牙,牙刷毛选择软毛或中软毛,避免用力横刷损伤牙龈和牙颈部。平时饭后也要及时漱口。
二、每年到正规医院洗牙1-2次。即使每天刷牙,牙齿表面仍会形成牙结石,就像茶壶里的水垢越积越厚,洗牙能通过超声波震荡去除牙结石和牙菌斑,洗完牙后牙龈出血、口臭等问题会改善。
三、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早期龋齿和牙周炎没有明显症状,等到痛感明显往往已比较严重,发现有浅龋尽早补牙,儿童还可以做窝沟封闭,给后槽牙穿上“防护衣”。
通讯员 杨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