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大爷便血半年,以为是痔疮?一查竟是肠癌!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21 19:04:00
“原来以为是痔疮的老毛病犯了,没想到竟然是肠癌。多亏顾医生坚持让我查肠镜,不然……”近日,康复出院的汤大爷(化姓)专程回到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省老年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向顾国青医生送上锦旗,言语中充满庆幸与感激。
今年71岁的汤大爷近半年来反复出现大便带血症状。“我有多年痔疮史,就自己认定是痔疮又犯了。”汤大爷回忆道。他老伴也向记者坦言:“我们也不是没想过检查,但他年纪大了,还有高血压、脑梗这些基础病,又听说做肠镜前期准备很折腾,就一直拖着没敢去。”
后来,在子女的反复劝说下,汤大爷最终来到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接诊的顾国青医生凭借丰富的经验,敏锐地察觉到了危险信号:“老年人长期便血绝不能简单归咎于痔疮,必须通过肠镜彻底排查肿瘤风险。”
入院后,针对汤大爷高龄且伴有高血压、脑梗等基础疾病的情况,消化内科团队首先进行了周密地评估和准备:暂停了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并在护理团队的全程专业指导下,确保汤大爷严格完成了高质量的肠道准备。
随后的肠镜检查显示,在距患者肛门25厘米的乙状结肠处发现一处隆起性病变,表面覆盖污苔,周边黏膜不规则隆起。病理检测也证实了顾医生的担忧——结直肠癌。
经过多学科会诊并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医院普外科团队为汤大爷实施了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得益于微创技术的精准操作,肿瘤及周围淋巴结被完整切除。汤大爷术后恢复顺利,各项指标达标,术后10天康复出院。出院时,医疗团队还为他量身定制了详细的随访计划。
“幸好这次发现非常及时,肿瘤在早期就被完整切除,预后良好。”顾国青医生提醒大家,消化道肿瘤极其隐匿,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极易被忽视。等到出现便血、持续腹痛、不明原因消瘦等“报警信号”时,病情多已步入中晚期。她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核心,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是目前筛查和诊断消化道肿瘤最可靠的金标准。建议40岁以上人群将胃肠镜纳入常规体检,而对于家里有一级亲属罹患结直肠癌者,首次筛查应比该患者的发病年龄再提前10年。
通讯员 穆婷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惠娟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