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石烫背,痛并舒服着?鹅卵石“天灸”走红苏州夏夜 中医提醒:这三类人群谨慎体验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31 15:32:00
热石烫背,痛并舒服着?鹅卵石“天灸”走红苏州夏夜 中医提醒:这三类人群谨慎体验
近日,在苏州市桂花公园内,一种特别的养生方式悄然兴起。每到夜幕降临,白天被烈日晒得滚烫的鹅卵石地面依旧带着余温,吸引着不少市民躺下“烫背”或赤脚行走,体验大家口中的“天灸”按摩。记者实地探访看到,鹅卵石地上躺满了人,年龄从二三十岁到七八十岁不等。有市民直言“疼,但坚持下来有养生功效”,也有市民担心“地面不够干净”。
对此,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刘义安表示,“天灸”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念,适度体验有助于驱寒祛湿、改善体质。但并非人人适合,尤其是阳亢体质、高血压患者以及疾病发作期人群需谨慎尝试。
记者探访:公园鹅卵石地成“天然理疗床”,市民扎堆体验“又疼又舒服”
晚上7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桂花公园,看到这里的鹅卵石广场上已经坐满、躺满了人。有人背贴石地、面朝天空闭目养神;也有人跷着二郎腿刷着手机,似乎已将这当作“日常摊位”。人群中,有年轻情侣,也有头发斑白的老人,甚至有家长带着孩子来体验。
“疼!”当问及行走于鹅卵石上的感受时,几乎所有体验者都不约而同的这样回答。然而这痛感并未阻挡热情。周边居民李先生向记者描述了他的“疗程”:“下班吃完饭之后就过来,先光着脚绕着鹅卵石地走十圈激活经络,走累了就躺在鹅卵石地上半小时,先平躺烫烫背,再侧身过来趴着暖暖肚子,感觉很舒服。”对于李先生而言这是一处天然的养生场地,他认为这样的“天灸”有助于睡眠和身体机能的提升。
“这地方要早来,不然都没位置躺!”家住附近的周阿姨笑着说。她已经坚持了两个多星期,只要不下雨,几乎每晚都来,“不光是养生,和老邻居们一起聊聊天,出出汗,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
现场,记者也脱下鞋袜,踩上鹅卵石地面。虽然已是傍晚,但石头仍存热意,一脚踩上去立刻感到“热辣辣”。鹅卵石凸起不一,刺激足底穴位,刚开始有明显刺痛感,但走了一圈后,脚底发热,汗意涌上。随后记者尝试躺下“烫背”,背部紧贴石面,第一感觉是“又烫又硌”。但几分钟后,身体逐渐适应这股热力,肩颈和腰部开始发热放松,汗珠也渗了出来。起身时,背部略微发红,黑色的衣服上也明显有着些灰尘。
医生解读:“天灸”符合“冬病夏治”理念,但三类人群不宜,注意卫生防护
面对这股“烫背热潮”,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刘义安表示,市民采用所谓的“天灸”的养生新招,符合“冬病夏治”的中医理念。盛夏鹅卵石地表在日落后仍留有余温,可以温和地驱散体内寒气湿气,对体寒、怕冷、痛经、湿气重的人,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或能辅助提升免疫力,且比直接晒太阳更容易接受,灼伤风险较低。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刘义安解读“天灸”
然而,这样的养生方式暗藏门槛。刘义安强调三大人群并不适合。第一,阳亢体质者因为本身气血较旺,再给身体升温无异于火上浇油;第二,高血压患者其体内气血容易因高温而加速运行,血压骤升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第三,疾病发作期人群受到高温影响与干预,容易导致病情的恶化。
刘医生还特别提醒其潜在的卫生风险,公共公园地容易存留细菌和病毒,免疫力低下者直接接触隐患较大,在躺下之前作简单的清洁工作或者铺个垫子隔离会更加安全健康。健康养生需因人而异,最有效的养生之道,莫过于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式,在安全的前提下追求健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实习生 张沁雨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