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苏州

第十五届江苏书展 | 从书本走向生活,在榫卯拼搭中“悦”读苏州园林

来源: 引力播

2025-07-05 15:43:00

一座大型的榫卯木构亭子模型矗立在展厅中央,周围还摆放着一列精巧微缩的园林亭阁,吸引来往的观众驻足。7月3日,第十五届江苏书展苏式书香文化体验空间内,古建筑榫卯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刘文辉带来的专题分享《在榫卯拼搭中“悦”读苏州园林》,为体验苏州园林开辟了一条全新路径——通过可亲手拼搭的榫卯积木,让古籍中的亭台楼阁跃然掌心。

《在榫卯拼搭中“悦”读苏州园林》分享活动现场。苏报融媒记者 凌欣炜/摄

拥有七千年历史的榫卯技艺,是中国木构建筑的精魂。无需一钉一胶,仅凭木材上严丝合缝的凸榫与凹卯,便能构建起稳固而灵动的建筑。它不仅是力学智慧的结晶,更承载着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被誉为“东方魔方”。

然而,这项曾支撑起紫禁城、苏州园林等宏伟建筑的技艺,其精妙之处对大众而言往往隔着一层抽象的文字或图纸。“人们对于榫卯的认识,大多来源于古代匠人留下的文字和图稿。单纯让大家去看这些书,理解起来有难度。”刘文辉在分享会说道,正是为了打破这层隔阂,他于2013年创立品牌“晚峰榫卯”,立志让榫卯从书本走向生活。

刘文辉现场介绍榫卯技艺的精妙。苏报融媒记者 凌欣炜/摄

“建筑是立在大地上的‘活历史’,苏州园林更是其中的典范。” 刘文辉认为,园林中的亭台楼阁不仅是风景,更是凝固的文化记忆。如何让这份记忆被更多人感知?他想到了“转化”——将书中的文字、图纸上的结构,变成可拼搭、可把玩的积木。以苏州园林为切入点,“晚峰”开发出一系列榫卯积木模型,如沧浪亭、留园以及即将于8月底发布的新品——拙政园荷风四面亭,旨在通过这一创新方式,让苏州园林文化得到全新的传承。

榫卯模型拙政园荷风四面亭。实习生 吴彧涵/摄

刘文辉介绍,每一款积木的诞生都要经历半年的打磨。团队先实地考察园林建筑,测绘每一处榫卯结构,再将其等比例缩小,用现代工艺还原传统技法,以确保每一件模型都能成为展现中国传统建筑之美的经典之作。而这样的创新尝试,也为非遗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苏报融媒记者 凌欣炜/摄

精致的榫卯模型甫一亮相,便成为苏式书香文化体验空间内的焦点。不少观众是专程前来的非遗榫卯爱好者或模型收藏者。一对年轻的夫妻表示:“家中已有10套榫卯模型,是‘晚峰’的忠实粉丝。”还有几位年长的参观者则对“晚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产品结合的方式表示赞赏。“园林是我们苏州的宝贝,现在能用积木的方式玩起来,让年轻人也感兴趣,这个路子好!”老苏州王阿姨赞许道。

来源:引力播

苏报融媒记者 凌欣炜 实习生 吴彧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