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苏州

水袖初体验!扬子晚报“姑苏水磨调”少儿昆曲基础暑期班袖舞翩翩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04 20:55:00

7月4日,一群对昆曲艺术充满无限热爱与追求的小昆迷们齐聚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满怀期待地迎来了扬子晚报与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联手打造的“姑苏水磨调”2025少儿昆曲基础暑期班的第二节课程。在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三级演员杨寒老师的悉心引领下,学员们不仅深入探索了昆曲台步、圆场、指法的奥秘,更首次踏入了水袖技法的奇幻世界。

课程伊始,便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还课”挑战。杨寒老师以她那严谨细致的教学风格,对上节课的单腕花、双腕花技巧进行了 逐一检验。随机点名的紧张氛围,让小昆迷们个个屏息凝神,全力以赴。这一刻,他们也体会到了“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艰辛与不易,明白了每一次舞台上的完美绽放,背后都是无数次的汗水与坚持。

紧接着,在杨寒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小昆迷们迅速调整状态,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中。他们的小手虽然稚嫩,却充满了对昆曲艺术的渴望与热爱。从一个个单一的动作到连贯优美的舞姿,每一步都凝聚着他们的努力与汗水。课间休息时,来自常熟市的“小昆迷”刘宇琦更是主动向老师请教动作细节,杨寒老师则以习字为喻,耐心解答,鼓励孩子们从基础做起,稳扎稳打,“昆曲的学习就像学习写字,要从一撇一捺学起,打好基础,字才能写得稳,写得正。”

最令人期待的环节终于到来——小昆迷们换上了精美的水袖练功服,仿佛瞬间化身为昆曲舞台上的小演员。在杨寒老师的带领下, 他们轻轻甩动水袖,时而如微风拂面般轻柔,时而如雷霆激荡般有力。水袖在他们手中仿佛有了生命,随着节奏与情感的起伏,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教室厅堂内,水袖翻飞,美不胜收,孩子们也在这一招一式的练习中,逐渐走进了昆曲艺术的殿堂。

“我今年18岁,刚参加完高考,带着对传统戏曲的好奇走进了这个全新领域。”面对镜头,这位零基础的姑娘刘宇琦坦言,“之前全靠网络视频模仿唱腔,连‘身韵’这个词都是第一次听说。”回忆起初次看专业演员表演的场景,她眼睛发亮:“台上老师的水袖翻飞,可自己练起来才发现,每个眼神都得磨上百遍。”当被问及学习期待时,她扬起还带着学生气的笑脸:“希望这门课不仅能让我举手投足更有韵味,更能把这份传统文化带来的自信,变成照亮生活的阳光。”

实习生 张佳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方滢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