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后再遇 “乳癌”,镇江四院“即刻重建”为患者“保住”乳房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8 20:40:00
扬子晚报网9月18日讯(通讯员 钱菁璐 曹婷婷 记者 万凌云 姜天圣)“真的太感谢彭主任和医护团队了,不仅帮我战胜了病魔,还让我能像从前一样自信生活。” 近日,在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又名镇江四院)乳腺甲状腺病科(以下简称 “乳甲科”)病房,即将出院的谢女士(化名)手捧锦旗,向医护人员连连道谢。
十七年前,谢女士曾成功击退左侧乳房的乳腺癌;十七年后,同一侧乳房再次出现肿块。面对 “全乳切除” ,镇江市妇幼保健院通过 “即刻乳房重建” 手术,让她在治愈肿瘤的同时,保住了身体的完整与女性的自信。
送锦旗
旧疾复发,“保乳” 希望遇挫陷焦虑
今年五十多岁的谢女士,与乳腺癌的 “抗争” 早在十七年前就已开始。彼时,她在左侧乳房发现肿块,确诊乳腺癌后,通过保乳手术和后续治疗重获健康。本以为生活已重回正轨,一周前,她无意间触摸到左侧乳房再次出现 “蚕豆大小” 的硬块 —— 熟悉的症状让过往与病魔抗争的记忆瞬间涌上,恐慌也随之而来。
怀着忐忑的心情,谢女士前往医院就诊,医生结合她的病史提出建议:若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因病情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全乳切除。“我一直很在意自己的形象,全乳切除对我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谢女士坦言,那段时间她寝食难安,“真的要失去乳房吗?” 成为萦绕在她心头的难题,挣扎与不舍让她一度陷入情绪低谷。
寻得希望,“即刻重建” 带来新曙光
在四处打听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谢女士得知镇江市妇幼保健院乳甲科可开展乳房重建手术,这让她重新看到希望,当即预约就诊。
接诊的乳甲科主任彭金娟耐心倾听了谢女士的病史与顾虑,结合她的身体状况给出专业方案:“先通过穿刺活检明确诊断,若确诊为恶性,虽然不适合再次保乳,但可通过假体或自体组织进行即刻乳房重建,在保证肿瘤治疗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恢复乳房外形。”
这番话如同 “定心丸”,让谢女士灰暗的心情豁然开朗。很快,穿刺活检结果出炉,确诊为乳腺癌。彭金娟主任团队进一步与谢女士沟通,详细讲解了 “假体重建”“自体重建” 两种主流即刻重建技术的特点:假体重建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自体重建效果更自然,还能同步实现局部塑形,但手术难度更高、耗时更长。
综合考量自身情况后,谢女士最终选择了即刻假体重建手术。
精准手术,肿瘤治疗与外形修复 一举两得
手术当天,彭金娟主任带领乳甲科团队默契配合,精细操作。手术不仅成功完成了乳腺癌肿瘤切除,还同步开展了假体重建,并在术中精准保留了乳头乳晕,最大程度保证了重建后乳房的完整性与美观度。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谢女士恢复顺利,当看到自己术后的乳房外形时,她难掩激动:“和我想象的一样好,完全没影响正常生活,感觉又找回了从前的自己。”
出院前夕,谢女士特意定制了一面写有 “医术精湛除乳患,仁心细护复容颜” 的锦旗送到乳甲科,以此表达对医护团队的感激之情。
科普延伸:即刻乳房重建,守护患者 “身心完整”
据彭金娟主任介绍,即刻乳房重建是指在乳腺癌肿瘤切除的同时,同步进行乳房塑形重建,与传统 “先切除、后期再修复” 的模式相比,能最大程度保留乳房原有外观和皮肤,减轻患者术后的心理失落与创伤,帮助患者更快回归正常生活。
据介绍,目前,主流的即刻乳房重建技术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假体重建,通过置入硅胶等假体重塑乳房,适合乳房体积适中、皮肤弹性较好的患者,若皮肤量不足,可先置入组织扩张器,二期更换永久假体,且借助乳腺腔镜技术,仅需腋下 5 厘米切口即可完成手术;二是自体组织重建,利用患者腹部、背部等部位的皮肤、脂肪和肌肉进行 “移植”,重建乳房手感、温度更自然,还能同步实现局部塑形,但对医生显微外科技术要求高,手术时间较长;三是假体与自体组织联合重建,通过自体脂肪移植修饰假体重建后的边缘,让乳房轮廓和手感更逼真。
“具体选择哪种重建方式,需要结合患者的肿瘤分期、后续治疗方案、体型特点、个人意愿以及医疗团队技术特长综合判断。” 彭金娟强调,医护团队的目标始终是在保障肿瘤治疗安全的前提下,运用先进技术守护患者的美丽与尊严,帮助她们以最小的身心创伤回归正常生活。
此外,对于已完成乳房切除手术、有塑形需求的女性,还可选择 “延期乳房重建”,通过专业诊疗方案实现外形修复。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