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抗战胜利80周年:走进盐城新滩盐场,触摸那段峥嵘岁月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02 18:04: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岁月悠悠,战火硝烟纵然消散,历史记忆却难以忘怀。初秋时节,走进革命老区盐城市海兴控股集团新滩盐场,重温那段峥嵘抗战岁月,追思革命先烈,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追溯革命足迹 感悟初心使命

踏入新滩盐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新四军创建的新滩盐场纪念雕像,定格着当年军民共拓盐滩的热血瞬间。据了解,新滩盐场诞生于1941年抗战时期,新四军开辟盐阜抗日根据地后,为解决军需民用,以“民办公助”的方法拓建晒盐池滩,取新四军的“新”字开头,既区别于敌占区盐滩,又含新生之意,故定名 “新滩盐场”,至今已 80 余年。

1944年5月,中国共产党新滩支部委员会在玉华所诞生,成为江苏淮北盐场首个党支部,在其领导下,盐场不断发展,抗战胜利时年产盐达 80 万担,年缴盐税 4000 万元华中币,被誉为 “华中金库”。

“新滩盐场是淮北盐场唯一红色根据地,人称‘淮北盐场的小延安’。”101 岁的抗战老党员王恒屯手捧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 纪念章激动地说。

驻足观展忆史 触摸往昔峥嵘

新滩盐场宋公堤纪念馆内,珍贵照片、革命文物与文献资料,展现了宋公堤这一伟大的水利工程建设在苏北抗战史的地位,以及修堤时的感人党史故事,再现军民鱼水情。

纪念馆讲解员提及苏北沿海流传的民谣:“由南到北一条龙,不让咸潮到阜东;从此不闻冲家祸,每闻潮声思宋公。” 抗战时期,以宋乃德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克服困难带领盐阜区上万民众,修筑了全长 45 公里的捍海长堤 “宋公堤”。有了它的护佑,沿海百姓得以改水治土、种粮植棉、兴办盐场,生产生活有了保障。这是新四军为盐阜百姓办的实事,更是党一心为民的生动见证。

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奋进力量

海盐生产是海水利用风能和太阳日照蒸发的纯天然物理生产,主要分为纳潮、扬水、制卤、结晶、收盐等几大工序。1941年,新四军开辟盐田,在场区试铺了两份八卦滩(仿八卦阵图),当年就产盐近2000担。六十年代,盐场对旧式八卦滩进行全面技术升级,1997年海盐产量最高峰达20万吨。

如今,新滩盐场赓续抗战精神与新四军铁军精神,秉持 “服务海兴控股项目建设,推进产业实体化转型” 理念,开启新发展征程:成立绿化养护公司,承接310万平方米绿化养护与131 万平方米道路保洁任务;实施1.9万亩低产盐田结构调整,实现从传统产业到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利用闲置土地,推进 1.18 万亩海水大匡围工程,与中海油签订万亩纳泥池租赁协议,最大化土地效益;还探索园林绿化、冬瓜种植等业务,为深度开发与产业调整积累经验。

铭记历史,展望未来。盐场人高擎抗战精神火炬,以坚定信念、奋斗姿态与无畏勇气,奋力谱写助力海兴控股集团高质量发展的 “红色答卷”。

通讯员:朱芸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周珉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