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带娃”:在“一加一减”中温暖民心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12 20:55:00
孩子暑假去哪儿?看似家庭小问题,实为社会大民生。如何扩大公益暑托班覆盖面避免“卷名额”?怎样优化课程满足不同年龄段需求?能否建立长效机制而非假期特供?近年来,江苏政府、工会、企业联合社会各界一直在探索良策,试图让这样的暖心工程能够行稳致远,让更多家庭受益。
以往一到暑假,家长们就开始头疼:老人带娃管不住,商业托管贵上天,带着上班又鸡飞狗跳......如今,“官方带娃”的推广,既为职工“减负”,也为孩子成长“加成”,在“一加一减”中解了家长燃眉之急,书写着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江苏持续开展“巾帼情 绘爱心 助成长”职工子女暑期托管托育服务,引导有条件的街镇、园区、楼宇和企事业单位以独立或联合专业机构办班的形式,为职工子女提供假期公益性托管服务。从企业“工娃小家”到社区普惠托管,从非遗体验到科技探索,江苏全省工会爱心托管班已经举办6000多期,构建起了多层次服务体系,惠及职工32万多人。
南京社区的大小孩带小小孩模式,昆山警娃班的编程课程,把“看孩子”升级成了“长见识”。而且,相比动辄数千元的商业机构,由政府主导、工会牵头的公益暑托班大多免费或低价。难怪有家长调侃:“以前暑假是‘破产季’,现在终于能‘回血’了!”
既做服务加法,又做负担减法,公益暑托班彰显公共服务的温度与智慧。“加”的是服务温度,“减”的是家长负担,“加”的是制度创新,“减”的是民生痛点,“加”的是社会合力,“减”的是后顾之忧。从更深层看,公益暑托班也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公益性托管服务的生命力,在于把这项“关键小事”做细做实做温暖,从制度上加以保障,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当托管不再只是“假期特供”,而是嵌入城市公共服务网络的一环,便是对“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最扎实的注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永辉 曹卢杰
主持出镜 任国勇
摄像 王涛 杨泽华
剪辑 马斌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