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南通江海英才创业周开幕,发布AI人才“通8条”和归国人才“通9条”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12 16:42:00

扬子晚报网讯(记者 郭小川 朱亚运)7月12日上午,第十五届南通江海英才创业周开幕。国内外知名院士专家、业界精英、青年人才、名优企业代表等齐聚紫琅湖畔,为南通带来前沿的发展智慧、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多元的合作契机。开幕式上,南通发布AI人才“通8条”和归国人才“通9条”。

十五年才聚通城、江海潮涌。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说,连续举办十五届的江海英才创业周,见证了一座城市从“南不通”到“南通好通”“左右逢源”,从“人难聚”到“人才高地”“创新磁场”的华丽转身。十五年来,南通走过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奋进之路、与企业同兴共强的跃升之路、与人才同行共荣的深耕之路。

十五年来,随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交汇叠加,南通告别“过江难”,“八龙过江”交通格局加速成型,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改革设想上升为国家层面重要措施,南通新机场选址获国家民航局批复,通州湾新出海口深化合作运营;首届创业周启幕的2011年,南通地区生产总值刚刚突破4000亿大关。经历八次千亿级跨越,继2020年跻身GDP万亿城市后,去年经济总量达1.24万亿元,六大重点产业集群产值规模突破1.2万亿,高新技术企业近两年年均增长20%;过去被戏称“出去一火车、回来一卡车”,如今健全“全覆盖”引才机制,出台从大专到博士后的梯度式补贴政策,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超170万,高层次人才14万,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省“双创人才”入选数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南通过去的每一步,都镌刻着‘因才而兴’的印记;南通未来的每一天,都期待着‘与才共荣’的新篇。”吴新明表示,南通将把“人才是第一资源”融入发展血脉,始终以更开放的格局构建创新生态,始终以更前瞻的视野推动产业升级,始终以更周到的服务厚植发展沃土,着力打造长三角北翼人才高地,唱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最强音。诚挚邀请天下英才把创新事业布局到南通,把创新项目扎根到南通,把创新成果转化到南通,共同播撒希望的种子,精心浇灌合作的果实,一起收获美好的明天。

滚滚长江东逝水,大势已至南通来。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在推介时说,南通是一座深受大自然眷顾的城市,江河湖海孕育了南通,也成就了南通。当前南通正全面深化跨江融合,以交通一体化推动与上海、苏南生活同城化,深度融入梯度分工、链式配套的长三角产业新格局,“投资南通就是投资上海,布局南通就是布局长三角”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近年来,南通加快建设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通过产业体系的全景图、科技创新的矩阵图、人才集聚的路线图、资本涌动的热力图、政策加持的效果图、营商环境的生态图,能够让各方英才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诚意与温度。向海图强再出发,奋进更高质量的下一个万亿。

现场,《南通市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AI人才“通8条”)、《南通市支持归国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措施》(归国人才“通9条”)发布,AI人才“通8条”旨在通过高质量引培南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对于重大顶尖人才,最高1亿元项目资助。归国人才“通9条”旨在抢抓国际人才流动机遇,更大力度支持归国人才来通创新创业,持续以高层次人才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江海英才”计划设“归国人才专项”个人最高资助500万元,团队600万元。

开幕式上,来自德国慕尼黑的托尔斯滕博士、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宏亮分享在通创新创业故事,第四届江海英才创新创业大赛落户项目签约,2025年江海英才市级引进专项资助项目集中展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南通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联合举办中国研究生智能建造创新大赛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