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村经济学会2025年主题学术沙龙在灌南举办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12 14:37:00
7月10日,由江苏省农村经济学会主办,江苏新农乡村振兴研究院、省供销合作经济学会、省委驻灌南县乡村振兴工作队协办的2025年主题学术沙龙在灌南县成功举办。本次沙龙以“在走出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道路上做示范”为主题,聚焦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索,集聚省内“三农”领域高端智力资源,深入研讨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推动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苏经验”。省委原副秘书长、省农村经济学会会长胥爱贵,省农村经济学会副会长、扬州大学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徐金海,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潘永圣,省社科联学会部主任鱼雪萍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张耀春主持沙龙。灌南县委副书记、省委驻灌南县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王登云参加相关活动。
省农村经济学会会长胥爱贵在主旨报告中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的重大要求,是我们做好工作的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走出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道路,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具有重大意义。新征程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点仍然在农村,难点仍然在农民、在农民中的低收入群体。胥爱贵提出,江苏应紧盯重点、难点,围绕“七个字”做文章、下力气。一是突出产业“链”。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更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通过绿色农业与科技赋能来实现强链、延链、补链,推动小农业和大市场的有效衔接。二是促进城乡“融”。围绕城乡要素流动、基础设施覆盖、公共服务均等方面,采取创新举措,促进城乡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坚持龙头“带”。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江苏“三农”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农优势,构建与小农户紧密合作机制。四是增加集体“分”。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盘好用活集体资源,推动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对农户的分配水平,是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的又一条有效途径。五是鼓励先富“帮”。“先富帮后富”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政治主张。提升先富者的帮带意识,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六是激发自己“拼”。前五个字都是从外部来着力的,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最关键的还是激发内生动力,形成想富的强烈意识,爱拼才会赢。七是加强党建“引”。党建引领是做好“三农”领域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员“双带”能力。通过上述措施,促进江苏的广大农民在走出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道路上勇当先行、争作示范。
王登云全面介绍了灌南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工作实践与探索路径,重点围绕特色产业培育、人才体系构建、公共服务提升、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展现了苏北县域在“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下走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王登云表示,当前灌南正聚力推动菌菇、优质稻米、葡萄等特色产业提质扩规,积极探索“合作社+农户”“电商+基地”等联农带农新机制,加快布局低空经济、智慧物流等未来农业产业新赛道,努力打造“苏北水乡”生态经济新样板。希望借此契机,广泛吸纳专家研究成果与对策建议,为全县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能。
鱼雪萍在致辞中表示,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应率先探索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和产业共富的实现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聚焦江苏特别是灌南的基层实践,深入研究“示范”的标准、机制与路径,提出具有前瞻性、原创性和江苏辨识度的对策建议,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她表示,省社科联将持续支持社会组织在学术研究、政策咨询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推动理论成果转化落地,共同讲好江苏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生动故事。
在交流研讨环节,专家学者围绕县域富民产业、城乡融合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机制等关键议题深入探讨,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思路与建议。大家一致认为,要以产业链延伸和机制创新为抓手,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体系。要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提升农民在产业链中的参与度与收益水平。聚焦集体经济发展,应推动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增强村级组织“造血”能力。同时,加快构建多元化乡村人才体系,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应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强化政策、项目与智力支撑协同发力,推动江苏在共同富裕实践中走深走实、走在前列。
张耀春在会议总结中指出,此次沙龙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观点深刻、交流深入,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希望以此次会议为起点,进一步发挥学术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搭建更多政策研究、项目孵化和人才支撑的平台,为全省“三农”工作注入持续的智慧力量。
会前,专家学者一行还深入灌南重点项目和示范点开展实地调研,先后走访了乡村振兴样板村刘园村、灌南新东仓储物流中心、灌南菌菇文化展示中心以及“红色上马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常熟市委农办、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桃源村、灌南县委农办、灌南县田楼镇相关负责人,省委驻灌南县乡村振兴工作队全体队员参加活动。
通讯员 夏丹华 文杰 宋虎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