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江苏省政府批准!连云港6处入选

来源: 连云港发布

2025-07-11 10:21:00

江苏省政府7月4日核定公布了第九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74处,其中新增64处(古遗址13处,古墓葬4处,古建筑19处,石窟寺及石刻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6处,其他1处),扩展项目3处,调整公布7处。

连云港6处入选

九龙口遗址

尤庄遗址群

海州钟鼓台

赣榆文峰塔

东亚旅社

磨山抗日烈士纪念塔

(全部名单如下)

一起走近

连云港新晋“省保”文物

01

古遗址

九龙口遗址

九龙口遗址位于海州区锦屏镇陶湾村锦屏山东侧九龙口谷地,南、西、北三面均距锦屏山百米左右,西北为现代水库,东南面向九龙口谷地平原,面积约15万平方米。

遗址为三层台地,一层及二层局部被锦屏磷矿的尾矿砂覆盖,二、三层台阶地表散布有商代和战国时期陶片。1957年曾出土过战国编钟一套九件。1960年4月,江苏省文物工作队对该遗址进行调查和试掘,出土鬲、豆、几何印纹陶残片和铜镞、铜矛、玉饰等商代至战国遗物。

九龙口遗址是连云港地区较为重要的商周时期遗址,具有较高的考古学研究价值。

尤庄遗址群

尤庄遗址群位于海州区板浦镇尤庄村东,是一处面积约130万平方米的大型周代盐业遗址,由神墩遗址及其周边制盐遗迹组成。

2023年,南京博物院联合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在尤庄村周边调查勘探时发现大片红烧土遗迹,分布范围南北长约1300米,东西宽约1000米。2023年3月至12月,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一批东周时期盐灶、淋卤取卤坑、引海水沟等遗迹,出土大量与制盐相关的陶容器残片、圆柱形陶支具、垫片等遗物,确认该遗址是一处商周时期盐业生产活动遗址,为研究早期中国海水制盐工艺提供了系统性考古证据,对于探讨东部沿海地区盐业生产与社会文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02

古建筑

海州钟鼓台

海州钟鼓台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幸福南路与东大街交汇处。据明《海州志》等史料记载,此地原为唐海州城西门,南宋隆兴元年(1163)城池西扩后圈入城内。明嘉靖二十四年,海州知州王同在原城门基础上建镇远楼,设钟鼓,故当地习称钟鼓楼。清康熙七年(1668)郯城大地震,镇远楼倾圮,海州知州毕秀于原址重建文昌楼,后又毁于战火。

1991—1993年,海州区对台基进行修复,并于其上复建镇远楼。海州钟鼓楼遗迹为明清海州城标志性遗存,对研究古代海州建置史及城市演进具有重要价值。

赣榆文峰塔

赣榆文峰塔位于赣榆区赣马高级中学校内,又名铭志塔,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赣榆知县徐树锷兴建。塔为四层八角楼阁式砖塔,高13.2米,塔底边长2.1米。

赣榆文峰塔作为赣榆的标志性建筑,在当地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

03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东亚旅社

东亚旅社位于海州区新市路35号,又名“白公馆”。始建于1919年,现存四栋二层砖木结构连体建筑,围合成四合院,占地面积约750平方米,建筑面积1160平方米。建筑南侧临街立面、门窗均为西式风格,院内为中式格扇门窗。

1938年3月,中共中央长江局特派员张文海、谷牧等人在新浦地区建立中共地下工作委员会,经常在东亚旅社开会并研究工作。1948年11月,新浦地区解放后,东亚旅社曾先后作为人民解放军新海连特区军事管制委员会、中共新海连特区委员会、淮北盐场特区委员会等机关驻地。期间,谷牧同志在此办公、居住。

东亚旅社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是新浦地区开埠史和革命斗争史的重要见证物,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

磨山抗日烈士纪念塔

磨山抗日烈士纪念塔位于东海县石梁河镇磨山顶端,为1945年原中共鲁中南行政区海陵县抗日民主政府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纪念塔由花岗岩片石砌筑,正面碑文为阴刻魏碑体“抗日烈士纪念塔”,背面为时任海陵县县长铁秋撰写的《抗日烈士纪念塔序》,全篇近400字,落款日期为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四月;东面楷书镌刻177位抗日烈士英名,西面补刻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36位烈士英名。

磨山抗日烈士纪念塔保存完好,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

记者:张晨晨  通讯员:骆琳 刘洪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