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江苏大学伯藜支教团奔赴宁夏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7-10 15:13:00

扬子晚报网7月10日讯(通讯员 岳喜霜 记者 姜天圣)7月4日,江苏大学伯藜支教团出征仪式于校内京江楼隆重举行。支教团成员们整装待发,即将奔赴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用知识与爱心为乡村教育注入温暖力量。仪式由江苏大学学生资助中心曾天成老师主持。

吴立平书记给支教团成员佩戴绶带

首先进行的是佩戴绶带环节。文心书院党总支书记、伯藜学社指导教师吴立平依次走到每一位支教团成员面前,亲手为他们佩戴绶带。鲜艳的绶带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紧接着,吴立平向同学们作行前寄语。他强调,安全是支教工作的首要前提,他详细地叮嘱成员们,在支教期间,无论是日常的出行安全,还是在教学活动中的人身安全,都要时刻保持警惕。另外,支教地的生活环境与学校存在较大差异,成员们要提前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尽快适应新环境。最后,吴立平鼓励成员们要勇于面对支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与挑战,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用爱心与耐心为孩子们带去知识与温暖。他表示,学校永远是支教团成员们最坚实的后盾,会全力支持他们的支教工作。

吴立平做行前寄语

接下来进入到氛围温馨而安静的心愿书写环节,成员们的脸上都带着专注与憧憬。他们拿起笔,在卡片上一笔一划地认真书写着自己的支教愿景。一句句真挚而朴实的话语,从笔尖流淌而出,承载着成员们对支教工作的美好期待,也定格了他们投身教育事业的纯粹初心。每一张心愿卡都是成员们对未来支教生活的承诺与期许。

支教团成员书写支教寄语

在出征启航环节,全体支教团成员身着统一的服装,佩戴着象征荣誉与使命的绶带,在出征旗帜的引领下,整齐地排列在一起。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对支教生活的坚定与期待。“一、二、三,茄子!”随着相机快门的按下,这一珍贵的出征时刻被永久定格。这张合影将成为他们支教旅程中最珍贵的回忆,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不畏艰难,砥砺前行。

支教团合影

从2016年起,江苏大学伯藜学社近100名陶学子先后奔赴贵州、山东、河南、宁夏4个省份和自治区、6个支教地,接力开展教育支援工作。此次出征仪式,不仅是对支教团成员们的一次动员与鼓舞,更是学校对支教工作重视与支持的体现。相信在未来的支教生活中,支教团成员们将牢记嘱托,不负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初心,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片:王维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