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小笔管”,冲刺全球第一
来源: 常州发布
2025-07-08 16:08:00
七月盛夏,西太湖畔
江苏万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正在赶制一批出口订单
70台机器开足马力,日产最高达50万支
与此同时,1公里外,万海医疗投资3.9亿元的新生产基地正在筹建。建成后,这将是全球最大的自动化注射笔生产基地之一。
万海医疗
这家拥有自主品牌的注射笔制造商
是国内注射笔行业的“隐形冠军”
主营重复性笔式注射器、一次性(预填充)笔式注射器和自动注射器,用于胰岛素药物、GLP-1药物和其他激素类、单抗类药物治疗。目前公司与通化东宝、金赛药业和印度生物制药公司Biocon等180多家企业展开合作,业务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规模已达数亿元。
01
小笔管里的大生意
一支看似普通的注射笔,如何撑起数亿元的年销售额?答案藏在需求里。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超过8亿,注射笔作为主流的胰岛素给药工具,国内七成以上糖尿病人群都在使用。
然而,过去这片市场长期被瑞士Ypsomed、德国Haselmeier以及诺和诺德等外资巨头垄断。进口笔管重复式动辄几十上百元,一次性的也要二十元左右,让许多患者负担沉重,也制约了慢病药物的普及。
“能否让患者用上更实惠的注射笔?”带着这份初心,2016年,创始人罗来荣踏上了国产替代的征程。彼时,常州西太湖正着力打造医疗产业生态圈。万海医疗凭借先发优势和地利,落户于此的国际创新园,成为产业集聚的一员。
02
极致性价比的“内功”
面对强大的外资对手,万海医疗的破局之道在于:极致的性价比。而这并非简单的低价,背后是深厚的“内功”修炼。
“医药行业,不看广告看疗效。对慢病患者,效果和价格就是最硬的道理。”万海医疗总裁助理杜卿道出了关键。为了实现“价廉物美”,万海医疗选择了一条艰难但有效的路:全产业链垂直整合。从产品设计研发、模具制造、注塑加工,到装配与检测,所有环节都在公司内部完成。
这背后是巨大的投入:引进日本进口数控机床、注塑机、检测设备,定制智能全自动化丝印、组装检测生产线,选用全球一线品牌的原材料,确保品质直接对标进口产品,产品全面通过CE、ISO13485等国际权威质量体系认证。“价廉不等于质次,我们要做‘注射笔行业的比亚迪’。”杜卿说。
这种“自驱式内卷”
带来了惊人的成本优势:
万海医疗的外旋式卡式瓶一次性注射笔单价仅为3.8元,内旋式产品约7元,相当于进口产品的四分之一。更难得的是,公司实现了连续五年降价,持续降低药企采购成本。
2021年,故事迎来了新的转机——我国胰岛素国家集采开始实施,外资品牌无法适应国家集采的成本要求。万海医疗借此契机,成为国内领先的胰岛素制药厂通化东宝的注射笔供应商。
03
离全球第一,更进一步
性价比是敲门砖
但万海医疗的野心不止于此
“我们坚持前瞻性研发,在精度、外观上不断创新,主动将更先进的产品推荐给药厂,持续提升患者体验。”研发部总监介绍。如今,企业已具备年产9000万支一次性及重复式注射笔的稳定能力,卡式瓶注射笔出货量全国第一,并手握50余项专利。
今年4月
全球顶级投资机构
IDG资本的亿元独家投资
为万海医疗注入强劲动力
公司正加速其“2031年成为全球发货量第一注射笔供应商”的目标:在常州基地,一条年产能高达3.1亿支的智能化新产线即将落成。届时,叠加现有产能,公司总产能将达4亿支/年,年产值约1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化注射笔生产基地之一。
为了进军欧美高端市场,万海医疗正在引入世界最高水平的质量管理体系——美国FDA认证,预计2026年初完成该体系认证工作。在加速推进FDA认证的同时,万海医疗将强化与全球药企的早期研发联动,提供从产品设计到注册申报的全链条支持,助力客户快速通过包材关联审评。
根据MarketsandMarkets™报告,全球注射笔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达74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近8%。万海医疗专注于“一支笔”的出海,正变得愈加广阔。
来源:常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西太湖
记者:李梦娜 刘科羽
通讯员:周健
摄影:朱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