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汇

警惕!诈骗套路频发,遇到这四种捂紧钱袋子!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02 11:38:00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各类诈骗“剧本”持续演化。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近日,口信App发布反诈预警,梳理高频发生的诈骗类型,拆解作案逻辑,帮助用户筑牢财产安全屏障。

一、冒充官方客服诈骗

手段拆解

第一步:不法分子冒充平台/物流客服,通过短信或电话谎称受害人开通了“百万医疗保险”“电子保单”等付费服务,若不取消将自动扣款数百至数万元,利用恐慌心理诱导受害人配合操作。

第二步:以“指导取消服务”为名,要求受害人添加好友、进行语音或视频通话,或要求下载第三方App开启屏幕共享。

第三步:不法分子通过语音、视频通话或屏幕共享,诱导受害人输入验证码、完成人脸认证等操作,套取用户银行卡信息实施盗刷。

反诈预警

切勿向他人泄露验证码,绝不向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遇自称官方客服的可疑来电,可直接拨打官方服务热线核实。

二、色情勒索诈骗

手段拆解

第一步:不法分子伪装“美女”“帅哥”身份,以“约炮”“裸聊”等话术引诱受害人添加好友或邀请入群,发送色情内容,再以“专属福利”“一对一私密房间”等话术引导裸聊互动。

第二步:诱骗受害人下载伪装成直播平台的木马程序,程序启动后会自动窃取手机通讯录、相册等隐私;不法分子播放预录色情视频等诱导受害人裸聊,录制其裸露画面,或用AI换脸技术合成虚假不雅视频。

第三步:发送受害人隐私截图或不雅内容,以“群发亲友”威胁逼迫其支付封口费,再以“删除备份”等名目持续勒索,甚至操控受害人网贷,直至榨干其全部资产。

反诈预警

警惕色情陷阱,脱离平台裸聊100%是诈骗,所谓“加密软件”“私密房间”全是犯罪工具!切勿轻信勒索者“删除视频”承诺,转账只会坠入无底洞。

三、冒充明星诈骗未成年人

诈骗手段拆解

第一步:不法分子冒充明星、明星经纪人身份添加未成年人好友,以明星身份与其互动。

第二步:谎称未成年人涉及明星谣言、隐私外泄等负面信息,利用未成年人恐惧心理迫使其配合“调查”或“补救”。

第三步:诱导未成年人使用父母手机,以“缴纳保密金”“和解赔偿”为名要求转账,并用“报警立案”“法律追责”等话术恐吓未成年人,盗刷转移其家庭钱款。

反诈预警

追星需理智,切勿盲目信任他人,不转账,不提供验证码。未成年人使用手机时,开启青少年模式加强防护。

四、投资“内幕消息”诈骗

手段拆解

第一步:不法分子冒充证券从业者、科技公司员工,通过职场社交App、炒股群等渠道添加受害人好友,甚至出示伪造工牌、会议记录骗取信任。

第二步:谎称“某公司即将发布重大利好”“AI芯片突破”等所谓内幕消息,或展示虚假K线暴涨图等,承诺“保本高收益”“稳赚不赔”。

第三步:诱导受害人下载仿冒投资/交易软件,以小额试投返利诱骗大额投资,一旦受害人充值转账,骗子立刻卷款消失。

反诈预警

不点击陌生链接,不下载来历不明的投资软件。投资有风险,宣称“内幕”“稳赚”的必是骗局,高额回报背后是血本无归的陷阱,切勿轻信此类诈骗话术!

当前诈骗犯罪作案手段不断翻新,诈骗“剧本”花样百出。口信App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发布诈骗预警,旨在提升公众识骗、防骗能力,助力构建更安全的数字环境。除发布反诈预警外,口信App已建立包括风险提示、技术防护和举报受理在内的多重机制。同时,呼吁广大用户时刻保持警惕,谨防诈骗套路,通过平台、用户与社会多方协同,提升全民反诈意识,共同筑牢安全防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