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汇

35项重点任务、“五个更加”,优化营商环境,江苏这样做!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5-16 15:19:00

优化营商环境是培育和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5月16日,《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5版)》新闻发布会召开。省发展改革委分管负责人发布新闻,省司法厅、商务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数据局、市场监管局分管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江苏连续五年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

江苏连续五年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不见面审批”“热线百科”“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等改革举措受到广泛好评。

省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5版)》(简称《行动方案》),已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

《行动方案》的总体考虑,主要围绕“四个注重”:注重对标找差;注重延续衔接;注重企业感受;注重监督问效。

《行动方案》共六个方面、35项重点任务、85个行动点,内容上突出“五个更加”:在对标改革上更加系统,在要素服务上更加贴心,在政策保障上更加全面,在政务服务上更加便民,在难点治理上更加精准。

加快建设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在对标改革上更加系统方面,围绕企业准入、经营、退出全生命周期需求,在市场准入、获取经营场所、公用基础设施服务、劳动力资源、获取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纳税、解决商业纠纷、促进市场竞争、办理破产等10个重点领域,推动对标改革,实现系统提升。

在要素服务上更加贴心方面,强化主动靠前服务理念,聚焦企业经营发展中的“要素难题”提出工作举措。比如,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积极摸排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截至今年4月末,已累计走访企业391.21万户。

在政策保障上更加全面方面,比如在政策落实上,着力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以税费政策为例,深化“政策找人”机制,精准“画像”、靶向推送,实现直达快享;分税种、分类型、分领域制作宣传辅导产品,开展税费申报环节精准辅导,提升税费申报质效。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在现行省市“1+8”地方营商环境立法体系下(以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引领,南京、无锡、苏州、南通、淮安、连云港、扬州、泰州等8个设区市出台地方营商环境法规),重点推进《江苏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江苏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立法工作,为更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优化12345热线服务提供法治保障。

再推出一批地方“高效办成一件事”

在政务服务上更加便民方面,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努力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建设省级统一受理端,在落实好国家新一批12项“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基础上,再推出一批地方“高效办成一件事”。针对经营主体反映的惠企政策找不到、读不懂、不会办等问题,将“一企来办”平台打造成涉企服务的总入口、回应企业诉求的总客服,今年重点建设惠企财政资金直达快享功能,实现省级惠企财政资金线上兑付,让企业“一站式”享受政策查询、政策兑现、事项办理等集成服务。

首次明确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任务,坚决打击造谣抹黑

在难点治理上更加精准方面,注重企业所感所得,将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作为要攻克的重点问题。比如,对企业反映在市场准入、市场竞争等领域仍然存在的“旋转门”“玻璃门”“卷帘门”,提出以环保、卫生、安保、质检等领域为重点,深入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在南京、扬州、连云港试点开展首轮市场准入效能评估,逐步建立常态化评估机制,努力做到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非禁即入。对反映较多的行政执法不规范、柔性不足、标准不一等问题,提出建立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管理和计划管理制度,对乱罚款、乱收费、乱检查、乱查封等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推行分级分类涉企行政执法检查等举措,努力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为了给经营主体营造清朗网络环境,《行动方案》首次明确优化营商网络环境的任务,坚决打击造谣抹黑企业和企业家的行为,让广大企业家在江苏安心经营、放心发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燕 实习生 朱秋璇

校对 石伟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