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B座西窗

繁星 | 别样年味在东北

来源: 扬子晚报

2025-02-21 15:14:38

我以往在南京过年,基本上是“老三段”:年前老同事、老朋友相聚;除夕家人团聚,吃年夜饭、看春晚;初一之后“赶场子”,拜年喝酒打掼蛋。虽亲情浓郁、气氛温馨,却也刻板单调。今年,在女儿的倡导下,决定全家去冰天雪地的东北过年。

此行第一站是长春,在世界雕塑公园,我们与东北的低温与冰雪劈面相逢,这里,陈列着世界各地400多位雕塑家的作品,每到冬季还会展示各种大型冰雕。令我惊叹的是一座透明冰屋,卧室、书房、客厅、餐厅应有尽有,冰沙发和冰床上,铺着厚厚的天然皮毛垫子,坐上去倒也不冷。我悠哉倚坐在冰沙发上,将自己与家人的留影发到朋友圈,众群友为之惊叹不已。除夕上午,我们乘高铁来到漫天飞雪的沈阳。来接站的女婿告诉我,沈阳此次的暴雪为1965年以来最强。那几天,沈阳的气温在零下二十七八摄氏度,与南京的温差在30℃左右。老伴劝我暂停晨练,我却兴致勃勃,想着在没膝深的雪地里“过把瘾”。

年初三的黎明,也是最近14年来沈阳最冷的一个早晨,在厚厚的积雪里,我行走了40多分钟,体验了杨子荣“穿林海、跨雪原”的豪迈。说实话,我并没有感到特别冷,大概是因为思想准备充分且穿戴厚实,也可能是北方干冷和南方湿冷的体感差别。

在东北,“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了咱家的主旋律。在长影旧址博物馆,我们穿越历史,重温经典。创造了新中国电影N个第一的“长影”,承载着几代人的永恒记忆。在中国“一汽”的大门前,我遥想1956年7月首辆解放牌卡车下线后,数十万辆的“大解放”从这里驶向祖国四面八方的气势,为之感慨不已。在沈阳,我们先后参观了中国工业博物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和辽宁博物馆。在“辽博”,我偶遇沈阳某高校的郭教授,萍水相逢,一见如故,我俩热烈地谈起辽宁在战争年代和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也聊到亚冬会和“冰雪热”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深远意义。我们深信,辽宁的腾飞以至东北的全面振兴指日可待。

正月初五的中午,我们乘坐的“空客320”升空返宁。在缓缓升空的飞机上,我回望富饶美丽的东北大地,不禁感慨:冬去春来寻新韵,别样年味在东北。

作者:周世青

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