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首页 > 新闻中心 > B座西窗

繁星 | 和颜悦色阳羡茶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5-23 15:22:09

“烹茶留客住金鞍,月斜窗外山。”夕阳斜铺出一屋子的金黄,窗外柔风缱绻,群山寂静,绵延不尽。此刻,尽收眼底的不是黄庭坚词中的明月,而是夕阳余晖下,被春风吹醒了的九香茶园。一垄垄茶树枝头上,鼓鼓囊囊的芽苞,轻轻一摇,一抖,栗棕色的壳悄然落下,青翠欲滴的嫩芽,如一群绿衣仙女,几天之内就在叶尖上轻歌曼舞。采茶工的忙季,就要来了。

暮色沉醉,茶山渐渐披上黛色。茶室内,花梨木茶桌,泛出古朴的柔光,几杯九香红茶,氤氲着袅袅水汽。此时相约喝茶的,岂止三五好友。投茶,洗茶,泡茶,出汤,分茶……我们漫不经心地品九香红,心里想着九香茶园正待杀青的阳羡黄金芽,一本书,一炉香,偷得人间半日闲。

茶生天地之间,刚刚采上来的茶青,鲜活光艳。要制作阳羡黄金芽茶,需要在青叶采回四小时之内,对它进行杀青;而杀青是一门技术活儿,也是制茶的基础所在。首先要将茶青摊晾去湿,去除自带的草气涩味和残余刚性。顶级的阳羡黄金芽一定是要通过自然凋萎,蒸发的水分带走草腥味,茶的香气就显露出来了。

杀青后,还要立即降温,待冷却后再静置三到四小时,让茶芽心里面的水分,通过茶的脉络,慢慢地返回叶面,待到触手柔软,便可置于铁锅之中,开始进行阳羡黄金芽的炒制了。铁锅炒茶,火气十足,炒好的阳羡黄金芽要过一个星期,退了火才好喝。

经过慢火烤焙的茶,遇上一杯水,得水之韵,一股香甜之气,自口至舌、至喉,久久萦回。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宜兴阳羡,满目翠竹,果树包围了山岗,桃、李、枇杷、樱桃,得天独厚的植茶环境,成就了茶中萦绕的明亮果香,也成就了这块沃土的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品茶的文人在饮阳羡茶过程中,创作了很多茶诗,仅《全唐诗》中流传至今有关茶的诗就有四百多首。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这样写道:“天子须尝阳羡茶, 百草不敢先开花”。文人一起品茶吟哦,随境写意,也让人感觉阳羡茶的醇香,感受到有阳羡茶作知音的那份宁静。

现如今,回归本心,我成了阳羡茶的常客,每当身心烦倦的时候就喝阳羡茶,每次对茶的体悟都不同。

遇水之后,茶的汤色,由浅慢慢变深;茶香由淡雅变得馥郁,再入口,由轻柔变得醇厚,历经三变,正应了天地三生万物的本性。于是,茶仿佛治愈系的精灵,为一个个旅人完成一次次情绪的释放,从此,饮茶人的烦乱与戾气尽消,世界变得和颜悦色。

作者:赵峰旻

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