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八百里秦川,南京如何交出这份高分卷?
来源:北京西路瞭望
2020-08-31 11:09

图片

一个地处秦岭腹地,一个是长三角创新名城,跨越千山万水,共赴“小康之约”。8月28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率南京市党政代表团在陕西省商洛市学习考察。29日,一场产业扶贫推进大会,在商洛和南京两地同步举行。

脱贫攻坚是党中央确定的三大攻坚战,全面小康是中国人民的“千年梦想”。早在1996年,苏陕两省签署挂钩及扶贫开发协议,确定南京与商洛开展挂钩协作。2016年12月,国家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按照省委省政府统筹安排,南京市启动向商洛市派驻干部开展帮扶工作……时至今日,两地人才、资金、技术、市场、信息交流愈加繁密,“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成效凸显。

“同向发力、携手前行,在新的起点上开创宁商扶贫协作新局面,向总书记、向党中央交出一份扶贫协作的优异答卷。”张敬华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落实苏陕扶贫协作工作座谈会最新部署要求,切实把扶贫协作落实到一个个具体产业、具体项目、具体工作中,为商洛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作出更多南京贡献。

巍巍紫金山,八百里秦川。行至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两地携手种下的扶贫攻坚之树,已开枝散叶,正结出累累硕果。

图片

携手放大“小木耳大产业”效应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青山绿水间,连绵的木耳大棚向山脚延伸。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首站来到这里,点赞村民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

“大棚有人给建,菌包有人给借,技术有人指导,木耳有人给销,一年能赚到四五万,抵在外面打两年的工。”41岁的肖青松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如今,他在家门口承包了两个木耳大棚,不光脱了贫,还踏上了致富路。肖青松说的“有人”,不是哪个具体的人,而是江苏对口帮扶工作组。

商洛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2015年底有贫困人口49万人。金米村地处秦岭腹地,两山夹一川,曾是柞水县有名的贫困村。由于交通不便、山多地少,外出务工曾经是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几年前,肖青松就在西安的建筑工地上务工,刨去一家人生活开销,累死累活一年下来攒不下几个钱。加上两个孩子上学,母亲患病,沉重的经济压力让家庭入不敷出,他也因此在2015年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7年开始的新一轮江苏与陕西扶贫协作,点燃了金米村摆脱贫困的梦想。按照苏陕协作的整体部署,南京市高淳区对口帮扶柞水县。当年11月,对口帮扶工作组来到柞水。3个月时间里,工作组跑遍了柞水的山山水水,终于找准了“突破口”——小木耳。

图片

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要突出产业扶贫,增强受援地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发展动力,柞水种植木耳有基础、有前景,缺的是先进技术、规模种植和资金投入。”南京挂职干部、商洛市柞水县委常委、副县长杨宏玉当时就判断,柞水小木耳可以做出小康大文章。

2018年起,江苏扶贫协作资金开始注入柞水木耳产业,率先助力包括金米村在内的5个年产2000万袋菌包生产线基地建设,以龙头企业带动规模种植。高淳方面特地从南京请来了食用菌专家,把最顶尖的技术团队嫁接过来,强链、延链、补链,土特产变成了产业链,柞水县木耳的种植走上了规模化。柞水县同步实施“1153”工程,即发展木耳栽植1万亩、1亿袋,年产量5000吨,实现木耳产业产值3亿元,全县60%以上贫困户吸附在木耳产业链上。

为把“山货”卖得更远,江苏对口帮扶工作组运用南京网络平台和营销优势,在南京开起了线下旗舰店,把柞水农特产品的牌子亮在了江苏消费者的家门口。截至2019年底,柞水木耳累计在南京市场销售60吨453万元,其中线上销售达200多万元。南京高淳柞水农产品旗舰店总经理程玉宝说,线上线下一起发力,柞水木耳真正变成了“网红产品”。

短短几年下来,金米村变了。“以前也种木耳,但只是零敲碎打,不成气候。”金米村党支部书记江百川感慨,贫困户承包种植,全村人就近务工。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发展产业。金米村的木耳产业带动了约六成村民就业,老百姓的钱袋子终于鼓起来了。肖青松说,“以前我们这儿都是土路,住的都是石板房。现在村里95%以上都住的楼房,路灯都装上了,我土生土长的,眼睛看着它一点点在变化呢。”

金米村巨变的背后,是2017年以来,苏陕协作资金累计投入7330万元,助力柞水县实施木耳产业项目16个,带动44个村建立吊袋和地栽扶贫木耳基地。柞水木耳由传统的松散式种植加速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全县7000余户农民牢牢镶嵌在产业链上。2019年,柞水县实现整县“摘帽”。柞水木耳入选全国十大产业扶贫案例。

图片

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柞水木耳”的小康故事精彩继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指示精神,宁商两地的手越握越紧,把“小木耳大产业”效应放得更大。南京—商洛产业扶贫推进大会上,两市签订了《宁商“小木耳、大产业”深度合作协议》,“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商洛木耳产业基地”也同时揭牌。

选育一个适合在商洛生产的木耳好品种;支持商洛建设一个木耳深加工项目;在南京开辟一系列商洛木耳的销售渠道;助力商洛宣传推广“柞水木耳”这一品牌;支持商洛打造一个木耳产业网络平台……根据协议,双方将重点开展“五个一”合作。杨宏玉欣喜地说,南京把创新发展的“产业链思维”运用到柞水木耳产业上,“小木耳、大产业”马上又要迎来新一轮大发展!

把“美丽经验”复制到商山洛水

“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中。”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三到商洛,留下了这样的佳句。

商洛,因商山洛水而名,处处奇山秀峰,有“秦岭最美是商洛”之赞誉。但长久以来,由于交通闭塞,外面人进不去,山里的好东西出不来,良好的生态本底和自然禀赋非但没有变成发展优势,反而成了劣势。

坐拥绿水青山,怎样才能通往金山银山?这方面,南京有打通“两座山”的“美丽经验”。早从2014年,江宁就开始打造“五朵金花”,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增加百姓收入。时至今日,江宁早已从“五朵金花”升级到“百花齐放”,2019年获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相比之下,商洛的“美丽资源”更为丰富,发展“美丽经济”大有可为。

把“美丽经验”复制到商山洛水去!2019年11月8日,商洛市洛南县保安镇北斗村蓝天如洗、碧水潺潺、彩旗飞扬、游人如潮,洛南县美丽乡村——亲农·溪乐谷项目启动运营暨交接仪式举行。该项目是洛南学习借鉴江宁美丽乡村建设成功经验共同打造的苏陕协作项目,总面积为1.32平方公里。项目将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山水资源和厚重的文化积淀优势,挖掘“秦岭洛河源下的农耕文明”,寻觅“来自大山里的乡(香)味”,打造极具陕西特色的秦岭美丽乡村。

“这是继青海大通县美丽乡村援建项目后,江宁输出‘美丽经验’的第二个省外援建项目。”江宁交通建设集团项目负责人说,去年2月,江宁组织队伍赴洛南开展美丽乡村援建工作,历时8个月圆满完成任务。这个项目直接解决了当地50多人就业,集中流转的土地和入股的房屋还将为贫困户带来分红。“开村仪式”上,洛南县领导亲手将“建设洛南有功单位”的奖牌授予江宁交通建设集团。

图片

不光援建美丽乡村,更要复制“美丽经验”。去年10月,在项目建成运营前夕,江宁从金陵茶文化村黄龙岘、溪田田园综合体、金陵水乡钱家渡等美丽乡村一线抽调了32名工作人员,都是餐饮、民宿、旅游讲解等服务岗位上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专门组成经营团队,分二批赴项目实地进行服务保障。此外,洛南溪乐谷项目冠以江宁旅游集团旗下美丽乡村“亲农”品牌,这也是江宁旅游产业集团亲农品牌在省外第一个子品牌,以江宁美丽乡村运营管理标准进行建设、运营和管理。确保这张陕南美丽乡村新名片,不但“开门红”,更要“长盛不衰”。

打开“美丽之门”,打通“两山通道”,商山洛水牵手美丽古都,翻越秦岭,走向全国。2018年3月28日,“秦岭休闲之都·丝路产业新城”专题招商推介会在南京举行。商洛市精心策划推介了一批景区深度开发、秦岭特色小镇和重点产业建设项目,希望把南京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与商洛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相对接,抢抓国家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和支持深度贫困地区等政策机遇红利,做大“美丽经济”。

当年8月,南京企业途牛邀请媒体采风团赴商洛,漫川古镇景区、金丝峡丹江漂流、棣花古镇、察金山旅游度假区……“秦岭最美是商洛”通过媒体报道和镜头,走出深闺,迅速成为南京、江苏乃至长三角市场的“爆款”。

时至今日,旅游业已经成为商洛重要的支柱产业。在陕西省旅游系统考核中,商洛位居前列,曾经闭塞的“秦岭山城”正崛起为山水相依的幸福之城。

系统集成“创新名城”溢出效应

一个正聚力打响脱贫攻坚的收官战,一个在举全市之力打造创新名城。南京,商洛,两个区域发展战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坐标”下同频共振,合力书写深度融合、系统协作的“双城记”。

图片

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南京—商洛产业扶贫推进大会上有一场重头戏——发布 “商洛主导产业十大技术难题”,邀请南京的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揭榜攻关。木耳有效成分萃取及医药保健生物技术研究,核桃良种选育及副产品深度开发技术研究,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运用生物降解技术实现丹参等中药材循环利用……南京市科技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两年多的创新名城建设,南京在科技创新方面集聚了大量的人才、技术、产业资源,将引导创新资源帮助商洛市解决主导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通过科技助推商洛产业发展振兴。

南京创新名城的溢出效应早已化作商洛新产业的发展实景。商洛市镇安县位于秦岭腹地,山大沟深,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又是大秦岭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南水北调工程水源涵养区,传统制造业既在政策上受限,发展条件也不具备。

光伏新能源产业一直是镇安县委、县政府力推的脱贫产业之一,但长期以来因为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短缺,产业发展迟缓。2017年4月,浦口区对口帮扶镇安县苏陕扶贫协作工作组进驻后,瞄准镇安光伏扶贫产业,积极对接南京的技术团队和创新资源。

南京日托光伏科技股份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端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的创新型企业。该企业由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凤鸣的博士团队创建,是全球独家吉瓦(GW)级高效MWT组件制造商,所开发的光伏产品组件MWT专利技术在业界被称为“领跑者中的领跑者”。

2018年4月21日,商洛市镇安县设立镇安县张凤鸣博士(专家)工作站,这是苏陕协作首家东部高端人才工作站。工作站聚焦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挑起了镇安县新能源产业发展项目“总设计师”重任,带动世界级光伏产品和技术走进大山。截至目前,镇安县村级扶贫光伏发电项目覆盖全县14个镇、1个街道、67个村,总安装容量20.4859MW。走进今天的镇安,乡村山沟间遍布光伏面板,蔚为壮观,成为一道新产业风景,也成为宁商扶贫协作“招才引资”战略的合作典范。

图片

南京打造“创新名城”,还有一个重要的经验是激活园区动能,释放园区效应。在宁商协作中,共建产业园区成为重要抓手。商洛市商州区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人口56.6万,陕西全省500个深度贫困村中商州区就占34个,属于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

2017年底,商州区产业脱贫示范园启动建设。围绕“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目标,主要招引能够带动全区产业发展和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截至目前,共有入园企业4家,其中3家是通过苏陕协作渠道招引入园,直接带动就业800余人,包含贫困群众216人。年可新增工业产值7.3亿元,上缴税收5500万元。

2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宣布商州区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全区整体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强调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也成为宁商协作的亮点和看点。此次南京—商洛产业扶贫推进大会,100多家南京企业在商洛、在南京分会场参会。

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说,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全场景资源和物流能力,在线上苏宁易购打造商洛中华特色馆,把商洛的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同时,将加速输出零售云、金融云、数据云,扶持返乡青年创业开店,还要加大开放智慧零售资源,把更好的商品和服务带给商洛消费者。南京企业界评价:这次大会,就是新一轮“宁企入商”的“开幕式”。

瞄准“消费扶贫”发力点,以苏果为代表的一批消费流通企业,早已在秦岭腹地深耕细作。山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革命老区,陕西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今年6月,苏果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兵带队亲赴山阳县签署“源头采购”协议,用市场化手段帮助山阳县农产品走实“消费扶贫”之路,也让苏皖地区的消费者能品尝到原汁原味的秦岭风味。

“铜川的苹果早两年已经进入苏果渠道销售,很受欢迎。相信山阳县的核桃系列产品也会变成一颗颗致富果,为山阳实现脱贫目标再出一份力。”陈兵在考察山阳县核桃深加工工厂时说。统计显示,2020年以来,苏果定向“源头采购”总采购金额已达到1200万,山阳县核桃仁、核桃露、核桃油、香椿酱、香菇酱进驻苏果大小业态门店、苏果优选线上平台销售。另一组数字是,截至2019年底,全县累计退出贫困村129个,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46%降至1.02%。

牵手栖霞区,商州区夜村镇杨塬村办起了白灵菇工厂化生产基地;联手六合区,山阳县延坪镇白龙村飞来了江苏的“扶贫鸽”;对接雨花台区,丹凤县打造的商洛秦岭农产旗舰店丹凤馆开到了南京市中心;浦口区开展健康扶贫、江宁区对口就业扶贫、教育扶贫……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展以来,南京7个区主动与商洛市7个区县“结亲”,为他们“量身打造”特色产业、绿色产业、富民产业。

随着一批批援建项目园区开工建设,商洛的一个个贫困村、贫困县次第摘帽,南京和商洛心手相牵、携手共进,共同书写激动人心的扶贫协作“宁商样本”。

图片

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在新起点上宁商合作的深化之年。重点围绕产业发展,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宁商协作“下半篇文章”应势而作——以“柞水木耳”为突破口,做好特色农业的文章;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源,做好产业赋能的文章;以“宁企入商”为主抓手,做好项目招引的文章;以“渠道搭建”为支撑点,做好消费扶贫的文章。

南京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扶贫协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四个不摘”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完善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结对帮扶机制、交流交往机制、项目推进机制,推动宁商对口帮扶不断迈上新台阶。书写好经得起历史检验、群众满意的工作答卷。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八百里秦川为证,南京商洛亲如兄弟,正携手并肩,翻越秦岭,走向小康!

撰稿 王世停 盛文虎 仇惠栋 朱泉 李凯

部分图片来源   江宁区融媒体中心

来源:北京西路瞭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